天天看点

上海民营院团交出的2021年成绩单,让澳门演艺协会都羡慕了

新民晚报讯(记者 朱渊)2021年,在疫情形势多变、演艺市场尚未完全起稳之时,上海民营院团却一马当先,以旺盛的热情投入创作。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近90家民营院团全年共创作演出了近150部剧目以及约50个小戏节目作品,演出场次共计约9000多场。

上海民营院团交出的2021年成绩单,让澳门演艺协会都羡慕了

图说:沪剧《早春》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在这批原创剧目中,有沪剧、话剧、音乐剧、滑稽戏等,品种丰富,质量上乘,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演出市场上获得了好口碑和可喜的票房收益。今年,“2021上海优秀民营院团红色主题剧目赴长三角宣传推广巡演系列活动”从上海民营院团展演的全部“红色”剧目中精挑细选了5部优秀作品参加。为重点营造建党百年的浓郁氛围,市演协精心设计了以“ 寻根溯源”为导线,组织举办“回到故事发生地去演出”的系列活动。

上海文慧沪剧团在宁海上演以柔石为原型创作的红色主题沪剧《早春》,柔石后代家属与家乡观众聚在剧场重睹“英雄”革命事迹。紧接着,由上海新东苑沪剧团携红色经典沪剧《芦荡火种》赶赴“故事发生地”江苏常熟演出。通过创演红色主题剧目,缅怀先烈、寻找灵感,体现了上海优秀民营院团的社会担当。

上海民营院团交出的2021年成绩单,让澳门演艺协会都羡慕了

图说:沪剧《芦荡火种》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新东苑沪剧团今年开拓了崭新的演出运营模式,不仅成功挖掘本土红色文化题材,创演了大型沪剧《飞越七号桥》,还以全新的思路将演出带到黄浦江游船上,首创“沪剧表演特色”的游船,拓展了文旅融合的新路子,也刷新了沪剧演出的新特色。

同样运营模式“多元”的“开心麻花”,一直是票房的佼佼者,短短数年已经达到演出收入的“高效益”,即使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年收入也达到了1.18亿元。最近,该团又开辟了“驻场”演艺新空间的运营新模式。具有“麻花”风格的《疯狂的理发店》驻场演出短短一个月,就创下了400万元票房的好成绩。

上海民营院团交出的2021年成绩单,让澳门演艺协会都羡慕了

图说:《疯狂理发店》驻场演出

即便在热火朝天的音乐剧浪潮中,《赵氏孤儿》也属“爆款”。该剧已基本实现了全年演出50场的计划,不少剧迷二刷甚至三刷,将其喻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天花板”。他们在观剧后重新回看、研究经典文本和史料,并留下一篇篇具有哲学思辨的剧评。观众这份自发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溯,远比票房佳绩更让导演徐俊高兴:“近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用音乐剧讲好中国故事,让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人们的生活,从而让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代代传承。这部剧能够触动一颗颗年轻的心,让他们去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可见努力有了回报。”

上海民营院团交出的2021年成绩单,让澳门演艺协会都羡慕了

图说:音乐剧《赵氏孤儿》

2021年开展的“优秀剧目‘孵化’”等活动,让一批民营剧团的创作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也为实施“优品精品”战略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澳门演艺协会来访时不无羡慕地说:“上海的‘孵化’机制真棒。在创作过程中,有专家指点,边演边磨,不断优化创作,这种做法对提高演艺产业化水平很有启示意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