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性最大的恶,是嫉妒

人性最大的恶,是嫉妒

01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孙膑和庞涓均拜鬼谷子为师,共同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结拜为兄弟。

恰逢魏国广招天下贤士,庞涓耐不住深山艰苦寂寞,下山谋求富贵。孙膑则觉得自己尚未精通,留下继续学习。

庞涓来到魏国后,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做了将军,身居高位,他格外珍视富贵荣华,很快忘记深山中的孙膑。

偶然的机会,墨子向魏王举荐孙膑,庞涓表面欢迎,背地里却嫉贤妒能,日夜担忧孙膑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孙膑来到魏国后,庞涓三番五次在魏王面前陷害孙膑,引得魏王大怒,欲杀之,但庞涓贪图孙膑的《孙子兵法》,假意求情,最终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再也不能带兵打仗。

正直宽厚的孙膑,在背写赠给庞涓的兵法时,偶然得知庞涓的奸计,最终装疯卖傻,被救回齐国。

回国后的孙膑,出任军师,与大将田忌并肩作战,“围魏救赵”中,一举歼灭庞涓的全部兵马,“围魏救韩”中,乱箭齐发,逼得庞涓无路可走,最终自刎于马陵。

师承鬼谷子,两人都出类拔萃,本该兄友弟恭,“英雄惜英雄”,可最终却落得自相残杀,善始未善终。

鬼谷子曾预言,庞涓“花开十二朵”,即只能富贵荣华12年。

嫉妒,就像心口沉睡的毒蛇,某一时刻醒来,一口就可以吞掉良知。

包藏祸心的人,命里自有定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幽窗记》里提到: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这个向庞涓索命的厉鬼,就是嫉妒。

人性最大的恶,是嫉妒

02

嫉贤妒能,人之大忌

既生瑜,何生亮!

36岁的周瑜气急攻心,临终前仰天长问,深深的长叹,直叫人唏嘘不已。

三气周瑜这个桥段,总能让人扼腕叹息。

第一气,诸赤壁之战后,刘备和孙权都想得到南郡和荆州等地,诸葛亮假意和周瑜商量,趁着周瑜作战的空子,不劳而获地占领了荆州等地。

第二气,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周瑜设计让她嫁给刘备后,杀掉刘备,但是被诸葛亮识破,最终刘备“抱得美人归”,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气,周瑜“假道灭虢”,想要讨回荆州,但是,被诸葛亮识破,周瑜旧伤复发,诸葛亮又送来一封讽刺挖苦的信,周瑜当场气绝身亡。

高手过招,招招致命,诸葛亮完胜,但周瑜一命呜呼,更叫人觉得惋惜。

与其说诸葛亮送去的信,是压在周瑜心头的最后一棵稻草,不如说,是他长此以往对诸葛亮的妒忌,这一刻,超过了阈值。

一念成魔。

嫉妒是利刃,把斗志逼进死胡同,赶尽杀绝。

周瑜锋芒毕露,却明珠蒙尘,掩盖一身光华,留给后世更多的,是他对诸葛亮的嫉贤妒能。

优秀的敌人,是对自我的肯定,尊重对手,放下身段,正视自己的不足,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竞争中汲取营养,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性最大的恶,是嫉妒

03

放低姿态,方能看得更远

古有“文人相轻”,如今这种现象也甚为普遍,我们总是用显微镜看别人的缺点,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

说白了,就是习惯嫉妒。

嫉妒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感情之一。是对上位的仰望,对高处的渴慕,是虚荣得不到满足,是供求的不平衡。

避之不及,却又如影随形。日积月累,蚕食我们全部的动力,最终蚍蜉撼树。

著名的木桶效应说,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嫉妒就是人生的一大短板。

不论多优秀,总会遇见能全方位碾压你的人,重要的不是他多强,反衬你有多弱,而是,意识到这种差距后,你会做什么。

《论语》有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围炉夜话》里也提到:

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

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放低姿态,拔高人生,向优秀的人看齐,才能取长补短。

嫉妒是阻力,虚怀若谷,化阻力为动力,借力使力,才会站到更高,看得更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