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抗战的最后阶段,蒋介石在陈立夫的家中邂逅了一位长相出众,博学古今的妙龄女子,蒋介石对其一见倾心,陈立夫与蒋介石对此心照不宣,在陈立夫的苦心安排之下,这个女子成了蒋介石的秘密情人,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国民党高层对此议论纷纷,外界舆论也使蒋介石焦头烂额,宋美龄得知此事之后,对外谎称治病,负气出走美国。
那么这个妙龄女子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陈立夫家中?身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又为何会对她一见倾心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关于这段历史正史中记载很少,所以笔者翻阅大量资料并没有找到关于这个秘密情人的照片,还请读者谅解。
蒋介石邂逅秘密情人
1944年6月,身在重庆的蒋介石正为美国逼其交出兵权,接管国民党军队一事烦闷之际在外散心,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陈立夫的住处。
此时的陈立夫正在与一个叫陈颖的女子欣赏宋朝马远的一幅名为《雪滩双鹭》的字画。这个女子是陈立夫至交好友陈昌的女儿,前些年陈昌夫妇染病去世后,陈颖由陈立夫抚养成人,并送去美国念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此时的陈颖刚刚从美国留学回来,已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陈立夫
蒋介石走到客厅门前,听到了厅内这个女子在滔滔不绝、颇有见地地解读这幅古画,不由得十分好奇,蒋介石与陈立夫的私交颇深,蒋对陈家里的情况自然十分了解,但从未听陈提起也并未见过家中还有这么一位学识丰富的女子,陈立夫的侍卫看到蒋介石到来,刚要进门告诉陈立夫,被蒋介石拦了下来,蒋介石就这样在门外听了许久,直到二人讨论完之后,才推门进入。
蒋介石进门看到陈颖之后,眼前一亮,竟呆呆地看了好久,陈立夫见状赶忙介绍到:“这是我的干女儿,名叫陈颖,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所以委员长您没有见过。”
蒋介石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把目光转向陈立夫:“没想到你的这个干女儿在美国留学,还对中国的文化有这么深的了解,难得、难得啊!”
而此时的陈颖见到蒋介石夸赞自己,也害羞地低下了头。以前她只是在书本中见过蒋介石,是那种随时保持着领袖的威严,让人只可远观的形象,今天第一次见到本人,她没有想到蒋介石竟然没有一点架子,反而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此时的陈颖内心怦怦直跳,这对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来说,不知是出于对领袖的敬仰之情还是爱慕之心。
蒋介石与陈立夫聊了没几句之后,就对陈说:“明早7点你到我的住处来一趟,我有事与你商量。”随后蒋介石匆匆离去。
第二天一早,陈立夫径直来到了蒋介石的书房,与陈立夫讨论完国事之后,蒋介石话锋一转说道:“立夫啊,最近国内局势很紧张,夫人对我看得又太紧,心情很是烦闷。”
陈立夫听后,一想到昨天他看陈颖的眼神,马上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刚要说话,宋美龄推门进来了,陈立夫马上说道:“我这就去办”,同宋美龄点了一下头后出门走了。
陈立夫回到家中,看到陈颖正在看书,寒暄过后假装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觉得蒋先生怎么样?”
陈颖马上明白了陈立夫的意思,脸颊通红地低下头说道:“蒋先生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风趣幽默,一点架子也没有。”
陈立夫看到陈颖这个反应之后,心里也明白了她的意思,次日一早,陈又匆匆地来到了蒋介石的书房,这次直奔主题对蒋说道:“阿颖非常懂事,她很欣赏您,希望能够留在重庆找一个工作。”
蒋介石满意地点点头问道:“那你觉得安排一个什么工作比较合适?”
陈说:“给她找一个不抛头露面的工作比较好,她一个女孩子,我看给她安排在离这不远的黄山小学比较好。”
“那倒也合适,陈布雷是黄山小学的名誉校长,但他这个人比较实在,你想办法去安排吧。”蒋说。
陈立夫告别蒋后,转身出了书房,说来也巧,这一次又让宋美龄给撞见了。宋美龄对陈立夫是非常不放心的,早在蒋介石发迹前在上海期间,陈立夫就经常拉着蒋介石花天酒地,宋美龄对此一清二楚,所以她处处提防陈立夫。
看到陈立夫出了书房,宋美龄进来问蒋介石:“为何他连着两天一大早就来找你?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最近正面战场不太顺利,美国逼得又紧,共产党又一天天壮大,心情烦闷啊!”蒋介石打着哈哈。
宋美龄隐隐的感觉此中必有猫腻,但没有什么证据,又无可奈何。
蒋介石知道宋美龄生性多疑,知道陈立夫再来一定会引起她的更多揣测,于是打电话给陈立夫,告诉他今后不要再来,他会安排陈布雷在中间传话。
蒋介石与宋美龄
陈布雷是个老实本分的文人,宋美龄对他非常信任,蒋介石这么安排,宋美龄自然不会多想。
次日一早,陈布雷奉蒋介石之命来到了陈立夫的住处,陈立夫将一个文件袋交给了陈布雷,让他转交给蒋介石。
上午八点,陈布雷来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室,宋美龄也在。陈布雷不知其中原委,倒也实在,直接把文件袋递到蒋介石面前说道:“委员长,这是陈...”
蒋介石连忙打断:“我现在在忙,一会儿你再进来”。
说话间宋美龄上前接过了文件袋,打开后一张照片掉了出来,上面的女子正是陈颖。
陈布雷成了背锅侠
这张照片让蒋介石和陈布雷大吃一惊,宋美龄心中也极不痛快,但面色镇定的问陈布雷:“这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是谁啊?”
陈布雷此时既紧张又尴尬,但又不知道怎么说,搓着双手急得满头大汗。蒋介石的反应倒也快,对陈布雷说:“老陈啊,男人在外难免不犯点错误,夫人不是外人,有什么你就说说吧,别人信不过,你还信不过夫人吗?”蒋介石就这样巧妙地把问题推到了陈布雷身上。
陈布雷早上去陈立夫的家中,见到过陈颖,知道她的名字,文件袋又是陈立夫让他交给蒋介石的,心中大概已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顾全大局,他索性把心一横,对着宋美龄支支吾吾撒起了谎:“说来惭愧,这是我早在上海担任《商报》主笔期间与一位女读者所生的一个女儿,单名一个颖字,怕我夫人知道此事,所以拿出一笔钱送她们母女二人去了美国,一晃20多年过去了,女儿长大成人,快要毕业了,想回国找一份工作,所以我拿着女儿的照片来找委员长,希望委员长能给安排一个适合她的工作。”
陈布雷的一番话说得倒也天衣无缝,宋美龄感叹道:“没想到你这么一个老实人也能犯这种错误,你的女儿今年多大了?”
谈话间,何应钦进来找蒋介石汇报工作,此事也就算圆了过去。
陈布雷离开蒋介石的办公室,气冲冲地直奔陈立夫的府邸,陈立夫看到他脸色不对,明白陈布雷已经知道事情大概,连忙把他单独让进书房,刚一关上门,陈布雷就指着陈立夫破口大骂,陈立夫也不生气,笑嘻嘻的看着陈布雷,等陈布雷骂的差不多了,陈立夫说道:“骂够了没有,没骂够你继续,我洗耳恭听保证不还口。”
陈布雷
陈布雷一看他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气得直哆嗦:“你真是害死我了!”
陈立夫说:“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你生气也没用,还是想办法怎么解决吧。”
“怎么解决?”
“你都承认她是你的女儿了,自然是你给安排住的地方了,总不能住在我这里吧?万一蒋夫人知道了,委员长和你我都不好收场。”
陈布雷皱着眉头背着手在屋内转了几圈,说道:“我家肯定是不能去的,让她住到黄山小学怎么样?”
陈立夫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点头答应。
就这样,陈布雷连夜在黄山小学为陈颖收拾出一间屋子,次日一早趁着大雾接陈颖去了黄山小学居住。
蒋介石秘密幽会陈颖
陈布雷把这个消息偷偷地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很满意。为了不引起宋美龄的怀疑,蒋介石每天晚饭后都拽着宋美龄沿着住处朝着黄山小学的方向散步,持续了十多天后,宋美龄再也不愿陪蒋介石散步,这也正应了蒋介石的心愿,这样他就有机会去见陈颖了。
一天傍晚,蒋介石吃过晚饭后,像以前一样出门“散步”,但这次身边没有宋美龄陪伴,他的脚步显得有些急促,目的地直奔黄山小学陈颖的住处。
刚到门外,屋内就传出了悠扬的钢琴声,蒋介石让侍卫陈忠良在门外把守,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陈忠良在门外大声咳嗽了两声,提醒蒋介石该回去了,蒋介石整理好衣装,又拖着急匆匆的脚步回到了住处。
话说宋美龄这边,在看到陈颖的照片以及陈布雷的说辞之后,以她的精明并没有完全相信,为了验证这件事情的真假,她决定让孔二小姐孔令俊赶赴美国去调查此事。
宋美龄对蒋介石说:“老陈的私生女马上就要回国了,正好令俊在重庆待的烦闷,想出去散散心,不如就让令俊去趟美国,游玩的同时把陈颖也给接回来吧,这样也显得我们对下属子女的关怀之情。”
蒋介石听后心中一惊,强装镇定地说道:“夫人想得周到,你安排便是了。”
蒋介石知道,陈颖根本不在美国,孔二小姐去了这件事情一定会败露,如果不让孔二小姐去,宋美龄一定会产生怀疑,这天傍晚,蒋介石又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陈颖的住处。
缠绵之后,陈颖看到蒋介石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关心地问是怎么回事,蒋介石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对陈颖说了出来,陈颖笑道:“这件事情倒也好办,据我所知,孔二小姐已经二十多岁,到了出嫁的年龄,你抓紧给她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说门亲事,这样孔二小姐就不能马上去美国了,先拖一拖再想办法嘛。”
蒋介石听后高兴地连连点头。
蒋介石回到住处,经过一番合计,终于物色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胡宗南,虽然他已48岁,但是一直没成婚,此时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与孔二小姐也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孔令俊(孔二小姐)
当晚他就对宋美龄说道:“夫人,今天你提到了令俊,我突然想到她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不如我们先给她说一门亲事,等亲事定下来再出去散心也不迟,我看我的学生胡宗南就不错,他把精力全部用在党国的事业上,耽误了婚事,虽然年龄大了一些,但也配得上令俊。”
宋美龄听后,虽然表面答应,但内心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蒋介石的一番话似乎印证了自己的猜测。但猜测归猜测,既然蒋介石提出来了,宋美龄也只能先安排孔令俊去西安与胡宗南相亲。
孔二小姐去了一趟西安与胡宗南见面后,孔令俊嫌弃胡宗南年龄太大,像个小老头;胡宗南又觉得孔二小姐脾气火爆,像个男孩子,二人在不太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相亲。虽然孔二小姐此次西安一行,亲没有相成,反而听到了蒋介石与陈颖之间的风言风语,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宋美龄。
宋美龄捉奸
宋美龄意识到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于是她决定让自己的贴身女佣王妈去暗中调查此事。能在宋美龄身边做贴身佣人的,也绝非等闲之辈,王妈用重金买通陈立夫、陈布雷家的佣人,没用几天时间,便查出陈颖就在黄山小学,也并非陈布雷的私生女,而是陈立夫的干女儿。
宋美龄知道后,气得顺手抄起房内宋代的一个花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并要找蒋介石当面对质。此时在一旁的孔二小姐拽住了宋美龄的手,这个孔二小姐虽然脾气火爆,嚣张跋扈惯了,但也确实心思缜密,说道:“姨妈,我们现在并没有实质的证据,此时你去找姨夫对质,他如果不承认,那我们也毫无办法,我们要从长计议。”
宋美龄也确实气糊涂了,听到这番话后,冷静了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姨夫不是每天都要出去散步吗?我想这些天他一定每天都去黄山小学,眼见为实,我们不如跟在后面一探究竟,这样他就百口莫辩了,另外这件事万万不可张扬出去,否则对党国的声誉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说着孔二小姐做了一个砍杀的手势。
事到如今,宋美龄也只能点头同意。
第二天傍晚,蒋介石照常吃过晚饭后出去散步,前脚刚走,孔二小姐带了几个腰别手枪女扮男装的保镖来到宋美龄房间,带着宋美龄直奔黄山小学。
刚进入黄山小学,宋美龄一行人就看到一间亮着灯的房间外面,蒋介石的侍卫陈忠良带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守在门外,宋美龄二话不说直奔这个房间,陈忠良一看宋美龄来了,离老远就高声喊道:“夫人,您来了!”
这明显是给蒋介石报信,宋美龄大步走到陈忠良面前,二话不说就打了陈忠良一记响亮的耳光,孔二小姐此时已带着人把房间后门堵了个水泄不通。
宋美龄推了一下门没有推开,她冲着陈忠良喊道:“把门给我砸开!”
陈忠良无奈一脚踢开了房门,屋内摆放了女人用的胭脂水粉,柜子里挂满了女人穿的衣服,但让宋美龄惊讶的是,在房间内找了个遍,但并没有人影。
宋美龄气急败坏地来到门口,却看到蒋介石从校长室拄着拐杖出来了,身后还跟着黄山小学的余校长,慢条斯理的说道:“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一定要抓好教育。”身后的余校长唯唯诺诺地点头称是。
这时,蒋介石抬头看见了宋美龄,高兴地说:“达令,你怎么也来了,我出来散心,顺便来看看黄山小学,你来了正好我们一起回去。”说着把手搭到了宋美龄的肩膀上。
其实这一切早已是蒋介石布置好的,他知道宋美龄心思缜密,对陈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沿途布下密探,看到宋美龄一行人后,密探快马加鞭地跑去黄山小学报告给了蒋介石,蒋介石急忙派人用车把陈颖送到安全的地方,然后穿好衣服来到了校长办公室,假装来视察学校的情况,表面上虽然天衣无缝、也并没有捉奸在床,但宋美龄已从蒋的侍卫陈忠良以及余校长脸上那不自然的神情中,侧面印证了国民党内关于蒋介石与陈颖的传言以及自己的猜测,而宋美龄亲自捉奸这件事,也在国民党的高层军官中,也传得沸沸扬扬。
回来的路上,宋美龄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到了家中,索性直接问道:“最近党内的传言是怎么回事?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夫人?”
蒋介石看宋美龄并没有抓住什么把柄,索性打起了官腔:“我一直主张‘新生活’运动,不许纳妾是首要条例,我要是不以身作则,他们还怎么服从我这个领袖?达令,我们老夫老妻的,你还不信任我吗?”
宋美龄被驳得哑口无言,拉着孔二小姐摔门而去。
宋美龄负气出走美国
这一晚宋美龄并没有回到住处,蒋介石也没有派人寻找,第二天一早蒋介石起床吃完早饭照例办公,却接到俞济时的电话,说夫人带着孔二小姐乘专机飞往了美国。
蒋介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但转念一想,宋美龄出走就可以安心地与陈颖相见,反而心中还有一丝窃喜。
一天,陈颖在住处闲来无聊阅读报纸打发时间,浏览到美国的一篇报纸《华盛顿邮报》的时候,他被一个大字标题所吸引,题目为“宋美龄出走美国,疑似与蒋介石婚变”。这篇报纸用大量篇幅报道了此事,陈颖读完后,心中惴惴不安,她知道自己留在蒋介石身边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没多久的一天上午,陈布雷、董显光、吴国桢三人来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室,三人神色不安,蒋介石抬头看了一眼又继续低头一边批阅文件,一边问道:“什么事?”
三人支支吾吾地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开口说话,最后陈布雷把心一横说道:“委员长,夫人近来飞往美国一事,国内外舆论非常大,恐怕对抗战不利,我看是否有必要开个记者招待会,澄清一下此事?”
蒋介石放下笔思考了一下:“那记者招待会就定在明天吧,吴部长你主持一下。”
第二天一早,吴国桢在记者招待会上,称宋美龄得了皮肤病去美国就诊,同时与美国高层举行会谈,促进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
蒋介石在宋美龄出走美国的这段时间,的确过了一段舒服的日子,因二人都是浙江人,吃饭的口味也大体一致,而宋美龄则更偏爱西餐,常常吃不到一块去;他与宋美龄在一起则拘泥于更多繁文缛节,而与陈颖在一起则简单了许多,况且她也是一个学识丰富的才女,二人在一起常有聊不完的话题,这让蒋介石非常沉醉也非常享受这段时光,然而沉寂在温柔乡里的蒋介石,并没有感受到陈颖内心的变化。
陈颖主动离开,宋美龄回国
1944年年底的一天,凌晨4点钟还在睡梦中的蒋介石接到了辞修打来的电话:“委员长,独山失守了!”
蒋介石一听大吃一惊、睡意全无。独山是贵州的门户,独山失守意味着贵州失守,贵州失守重庆也危在旦夕。
蒋介石紧急召开了军事会议,一大批军官吵吵嚷嚷了一上午,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散会之后,烦闷的蒋介石步行前往陈颖住处,想与陈颖一起吃个午餐,以解心中烦闷。
到了陈颖住处,推开房门他发现屋子内已空无一人,陈颖身边的佣人阿彩也不见踪影,一丝不详的预感在蒋介石心中升起。
疑惑之际,陈立夫带着陈颖的佣人阿彩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蒋介石忙问陈颖哪去了?
阿彩说道:“小姐一大早就起床出门,说要买点东西,走到半路,小姐拿出一封信交给了我,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让我把信转交给您。”
蒋介石拆开信封,读了信上的内容,大意为她不想因为自己使蒋介石背上一身骂名,希望蒋介石能顾全大局,将夫人接回国内,不要再找她。
蒋介石看完后,喃喃自语道:“陈颖是个好女孩儿,我辜负了她。”
陈立夫叹了口气:“委员长,还是把夫人请回来吧。”
次日,蒋介石往美国发了一封电报,恳请宋美龄回国。不久,宋美龄称病已痊愈,即将启程回国。
宋美龄专机抵达重庆白市驿机场当天,蒋介石亲自去迎接,舱门打开的那一刻,宋美龄面带笑容的对蒋介石说道:“达令,你公事缠身,不用来接我的。”
蒋介石则大声说道:“夫人的病已痊愈,我很高兴,数日没见,非常想念,希望能早一刻看到夫人。”
就这样宋美龄亲昵的挎着蒋介石的胳膊,坐上轿车回到了住处,二人的生活恢复了之前的样子,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国内外的舆论也随着宋美龄的回国渐渐平息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