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很多朋友问华子,有了消化性溃疡要怎么治疗?华子说,首先,自己要弄清楚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因素,并且消除它;其次,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注意4类常用治疗药物的特点,合理用药。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一、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因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

中国居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超过半数,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其可以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具有碱性的氨,中和胃酸,保护自身不被胃酸杀死。

在幽门螺杆菌的繁殖过程中,还会释放空泡毒素,使胃黏膜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继而引起免疫反应造成胃黏膜的损伤,防御因子分泌减少,使胃酸、胃蛋白酶对胃组织造成自身消化作用。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2、药物损伤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时,会抑制人体内环氧酶的活性,导致前列腺素E的合成减少。

前列腺素E可以促进胃壁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加黏膜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增加胃组织的血液供应,所以当前列腺素E合成减少时,就会减弱消化道的屏障,容易被胃酸、胃蛋白酶造成自身消化。

还有长期大量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对消化道有刺激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使用时,也会造成胃黏膜损伤,诱发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3、遗传因素:

正常人的胃,有10亿左右的胃壁细胞,但有家族遗传高胃酸疾病的人,胃壁细胞可以达到近20亿,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比正常人高出许多,容易出现自身消化而造成消化性溃疡。

4、胃排空障碍:

如果发生了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胃肠动力异常等疾病,十二指肠内的肠液会反流入胃,其中含有胆汁和胰液,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而且胃排空障碍,还会造成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久,会反复刺激胃壁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容易出现自身消化。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5、内分泌失调:

长期的精神紧张、吸烟等因素,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植物神经紊乱,导致5-羟色胺、儿茶酚胺类激素释放增加,从而使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导致消化道防御屏障减弱,被自身消化而出现溃疡。

还有在创伤、手术、突发疾病或精神创伤时,也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与植物神经紊乱,导致消化道出现应激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4类药物

造成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消化道内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所以对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策略,就是平衡二者关系,做到止痛、促进愈合,以及防止复发。

1、抗酸药物:

常用有碳酸氢钠、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碱性药物。利用药物本身具有的碱性,可以直接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自身组织的刺激。

理想的抗酸药物应是作用迅速持久、不吸收、不产气、不引起腹泻或便秘,对黏膜及溃疡面有保护、收敛作用。但是单一药物很难同时达到这些要求,所以抗酸药物常用多种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发挥协同作用。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2、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手段。胃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活性增高,减少胃酸分泌,可以同时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对自身组织的消化作用。

常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有两大类,第一类为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药物。对基础胃酸分泌和夜间胃酸分泌抑制作用较强,降低胃内酸度、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促进溃疡愈合。其中法莫替丁的作用持久,抑制胃酸分泌能力最强,不良反应最低。

第二类为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是胃酸产生的最终环节,质子泵抑制剂对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具有高度选择性,可直接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同时通过抑制细菌ATP酶活性,还有一定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两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都需在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是4周,治疗胃溃疡的疗程是6~8周。两者相比,在对胃酸分泌的抑制,对溃疡面的愈合作用上,质子泵抑制剂都强于H2受体阻断剂。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3、消化道黏膜保护药:

增强消化道黏膜的防御,也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所用药物主要有前列腺素衍生物,如米索前列醇、恩前列醇等药物,可以增加胃黏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增加消化道黏膜的血流量,增强消化道的屏障功能。

还有含铋制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药物,服用后可以与胃黏液结合覆盖溃疡面,形成保护层;还可以促进前列腺素E释放,增加黏液与碳酸氢盐的分泌;并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对幽门螺杆菌也有杀灭作用,可改善胃黏膜局部的微循环,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要注意的是,铋剂会使舌、粪染成黑色,长期服用时,铋吸收会有神经毒性。

硫糖铝也是常用保护胃黏膜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硫糖铝需要在酸性条件(PH,形成粘稠的多聚体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并且可与胃蛋白酶结合使其失活。但在胃内酸度升高时,就会失效,所以硫糖铝忌与抗酸药物合用。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4、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幽门螺杆菌会释放尿素酶、空泡毒素,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的人,需要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感染者需要做清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检测时要注意,血液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只能判断曾经是否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确定当前是否有感染。临床通常用碳13或是碳14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简单、快捷,而且准确性高。

如果确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常用“四联法”进行清除治疗。所谓“四联法”,即是用4种药物组成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方案具体为1种抑制胃酸分泌药(常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加1种铋制剂,再加2种抗菌药物,共同进行10~14天不间断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诱发因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总结一下,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的消化性溃疡都可以治愈。治疗的关键有两点,第一要祛除病因;第二要合理用药。想要做到这两点,需要经过医生的检查与诊断后,才可进行治疗。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特点,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对用药有疑惑,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