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临死前告诫太子:我死后把此人贬官,若他没意见,就封为宰相

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卡尔·贝克

古代的帝王之术,高深莫测,如果大臣没能领悟到,必定会遭来杀身之祸的。大臣只有懂人臣之道,知进退才能保全自身,得到皇帝的重用。唐朝的徐茂功在《隋唐英雄传》是一个军师,能掐会算,善于计谋。但历史上的徐茂功是位骁勇善战的大将,也是历经大唐三朝的元老大臣。早年他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击败突厥和高句丽,立下赫赫战功。皇帝告诫太子:我死后把他贬官,若他没意见,就封他为宰相。

皇帝临死前告诫太子:我死后把此人贬官,若他没意见,就封为宰相

此人就是徐懋功,一生功名无数,为唐朝江山耗费心力,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李世民在临死前,还特地托孤于他,可背地里到底不放心他什么呢?其实,李世民对徐懋功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尽管他能力出众,光辉熠熠,却也从未对他放下防备之心,两人之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和谐的君臣关系。当年,徐懋功归顺大唐之后,明面上是在帮李世民做事,背地里态度却并不明朗,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摇摆不定,一度让李世民心有顾忌。

皇帝临死前告诫太子:我死后把此人贬官,若他没意见,就封为宰相

所以李世民将许多重任都交由徐懋功,徐懋功也不负所托为大唐建立彪炳的战功:平定突厥,大战高句丽等等。李世民登上龙椅后,对拉拢徐懋功可谓竭尽全力,史籍记载有次徐懋功生病卧床,大夫说得用胡子作为药引,李世民听说后,亲自剪下胡须,为徐懋功熬药,徐懋功看到李世民如此对待自己,感激涕零,这时唐太宗说了一句极有水准的话:“我这是为了江山,爱卿不必感谢。”

皇帝临死前告诫太子:我死后把此人贬官,若他没意见,就封为宰相

李世民临死前再三告诫李治,要他把毫无过错的徐懋功贬官,如果徐懋功徘徊不定的话,就立刻杀死。如果是言听计从,那么就可以对其撤下防心,并封为宰相。结果,徐懋功在被贬后,他一眼就看出利害,便立马奔赴新的岗位,这也使他得到了李治的信任和重用。李治即位后,萌生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念头,当时朝廷群臣强烈反对,李治却被徐懋功一句“家事何必问外人”下定了决心。从而让武则天迎来出头日,同样也让李氏王朝步入上歧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