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臨死前告誡太子:我死後把此人貶官,若他沒意見,就封為宰相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古代的帝王之術,高深莫測,如果大臣沒能領悟到,必定會遭來殺身之禍的。大臣隻有懂人臣之道,知進退才能保全自身,得到皇帝的重用。唐朝的徐茂功在《隋唐英雄傳》是一個軍師,能掐會算,善于計謀。但曆史上的徐茂功是位骁勇善戰的大将,也是曆經大唐三朝的元老大臣。早年他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擊敗突厥和高句麗,立下赫赫戰功。皇帝告誡太子:我死後把他貶官,若他沒意見,就封他為宰相。

皇帝臨死前告誡太子:我死後把此人貶官,若他沒意見,就封為宰相

此人就是徐懋功,一生功名無數,為唐朝江山耗費心力,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李世民在臨死前,還特地托孤于他,可背地裡到底不放心他什麼呢?其實,李世民對徐懋功的态度始終搖擺不定,盡管他能力出衆,光輝熠熠,卻也從未對他放下防備之心,兩人之間也不是真正意義上和諧的君臣關系。當年,徐懋功歸順大唐之後,明面上是在幫李世民做事,背地裡态度卻并不明朗,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搖擺不定,一度讓李世民心有顧忌。

皇帝臨死前告誡太子:我死後把此人貶官,若他沒意見,就封為宰相

是以李世民将許多重任都交由徐懋功,徐懋功也不負所托為大唐建立彪炳的戰功:平定突厥,大戰高句麗等等。李世民登上龍椅後,對拉攏徐懋功可謂竭盡全力,史籍記載有次徐懋功生病卧床,大夫說得用胡子作為藥引,李世民聽說後,親自剪下胡須,為徐懋功熬藥,徐懋功看到李世民如此對待自己,感激涕零,這時唐太宗說了一句極有水準的話:“我這是為了江山,愛卿不必感謝。”

皇帝臨死前告誡太子:我死後把此人貶官,若他沒意見,就封為宰相

李世民臨死前再三告誡李治,要他把毫無過錯的徐懋功貶官,如果徐懋功徘徊不定的話,就立刻殺死。如果是言聽計從,那麼就可以對其撤下防心,并封為宰相。結果,徐懋功在被貶後,他一眼就看出利害,便立馬奔赴新的崗位,這也使他得到了李治的信任和重用。李治即位後,萌生出改立武則天為皇後的念頭,當時朝廷群臣強烈反對,李治卻被徐懋功一句“家事何必問外人”下定了決心。進而讓武則天迎來出頭日,同樣也讓李氏王朝步入上歧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