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他却低调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活到2015年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新旧交替,许多曾经的皇室宗亲在历史的更替中被打落云端。有些仍旧在权贵的梦中不愿醒来,有些则淡然接受现实,再不过问政局。末代王爷溥任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溥仪的异母弟,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在王朝破灭后,他选择成为一位人民教师,将大半生奉献在了教书育人的伟大岗位上。

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他却低调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活到2015年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于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醇亲王府。这座王府曾出过光绪帝载湉,以及宣统帝溥仪,而溥任的父亲载沣是宣统王朝的监国摄政王。如果清朝没有在1912年灭亡,在这座王府出生的溥任地位之显赫可想而知。

但在溥任出生之时,曾经的皇室已经不复存在,权倾一时的摄政王载沣退位成了普通人,大哥溥仪也早已不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从小除了该学的书画、文学,载沣从不多教溥任政治上的东西,而是一直教育他要低调做人,忘却自己皇室宗亲的身份。

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他却低调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活到2015年

1931年,溥任曾陪同父亲去东北看望溥仪和溥杰,在伪满洲国成立后,溥仪想要将载沣一家接到东北,但先谋远虑的载沣拒绝了。此时见到他们处处受制于日本人的样子,载沣唯有叹息,他痛心地对溥任说:当人家的儿皇帝有什么好处?连石敬瑭都不如。

1947年,在载沣的支持下,溥任利用府中的多个空房间开始置办小学,靠着变卖家中的东西来维持开销,收了200多个学生,从此开始了他教书育人的生活。解放后溥任将王府出售给了政府,全家搬到了东城魏家胡同,自己则作为普通教师任职。

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他却低调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活到2015年

后来溥任就一直在人民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像一个最普通的园丁一样,将知识教给孩子们,一直到1968年退休。1951年时,溥任还在载沣的同意下将王府金印、银册等40余件文物和7000多册图书捐献给了文物局,又将府中收藏的大批图书捐给了北京大学等单位,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退休后的溥任生活过得十分平淡,他甘于清贫,也毫不在意自己曾经的皇室身份。比起那些不知真假、四处宣扬自己是“爱新觉罗后裔”的人,溥任身上显然更有天潢贵胄的气度。他平静地接受历史的交替,将自己所拥有的奉献给国家,正应了第一代醇亲王留下的那句家训: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

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他却低调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活到2015年

晚年溥任先生致力于清史的研究,他发表了《醇亲王府回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以及《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等文章,还整理了父亲载沣的《使德日记》。但他也只是潜心记录历史,从不爱以皇族后人自居,有人拜访他,他也常常闭门谢客。

虽然有着“慈禧奶奶、皇帝大哥和大伯、摄政王父亲”等身份显赫的至亲,溥任的一生却过得极其淡泊。他曾为公益事业数次捐款,自己的吃穿用度却都是用最节俭的开支,他将自己书画所得全数捐给各地希望工程和希望小学,只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

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他却低调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活到2015年

2015年,96岁的溥任在4月10日的午后安详去世,许多人赶来吊唁。斯人已逝,但其高风亮节、正直淳朴的品格,以及对国家作出的种种贡献,会一直为人们所铭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