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杀的左宗棠全线溃败却主动投降,子孙成反动军阀,雄霸西北八十年

在民国军阀中,西北的马家军绝对算是一个奇葩的存在。马家军实力一般,但名气极大,就网上的“骂名”而言,如果他们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最重要的是大家肯定想不到在民国反动透顶的马家军,祖上还都是国之栋梁般的大英雄,在维护国家统一、抗击外敌上都立有大功。

杀的左宗棠全线溃败却主动投降,子孙成反动军阀,雄霸西北八十年

马家军最早是同治年间陕甘之乱中的河州叛军,其始祖马占鳌在太子寺之役中杀得左宗棠丢盔弃甲,一战击毙清军主帅2名,将佐多达140余人,因而被左宗棠赏识,吸纳进湘军系统,并一步步成为清廷在西北的代理人。

受太平天国之乱的影响,西北在同治年间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清廷起先从东南战场上抽调八旗猛将多隆阿赴西北平乱,可是就在陕西的乱军即将被剿灭殆尽之时,多隆阿却在阵前被流矢击中头部,不治身亡,这样平乱的担子就压到了左宗棠的肩上。

同治八年太平军被覆灭后,清军终于有了喘息之机,左宗棠全面展开了对叛军的镇压。当时陕西叛乱已基本肃清,甘肃的叛军主要分为四大股,其中又以金积堡的马化龙为核心。

杀的左宗棠全线溃败却主动投降,子孙成反动军阀,雄霸西北八十年

左宗棠调集多路大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攻克了金积堡,凌迟处死了马化龙父子,随后又兵发三路,对河州叛军首领马占鳌进行了围剿。清军扫清了外围的关口后,在河州城的门户太子寺与叛军展开了决战。

左宗棠

“集结了三万多大兵,以六位提督,十三位总兵,分统各路清军,意欲一鼓尽歼马占鳌所部”

。然而马占鳌却用“黑虎掏心”战术,趁夜在清军前右两营中间建起了三座堡垒。

清军提督傅先宗在指挥进攻时被马占鳌的副手马海宴一枪毙命,主帅阵亡,傅部溃不成军,弃营而逃。次日,提督徐文秀率部来援,不料又中了叛军的埋伏,在党川堡遇害。清军两日内连失两位主帅,部队人心惶惶,马占鳌则乘机反扑,清军几不成军,全线溃败。

杀的左宗棠全线溃败却主动投降,子孙成反动军阀,雄霸西北八十年

叛军大获全胜,可马占鳌却没有乘胜追击,反而递上了求抚案帖。为了表示投诚的决心,

“马占鳌共缴马匹四千有奇,枪矛一万四千有奇”,

并且按照左宗棠的要求,派遣长子马五七与马海宴等头领儿子前往清军安定大营晋见左宗棠,史称“十大少爷进安定”。

左宗棠自进甘以来,亲眼目睹了这个西北大省的糜烂腐败,

“甘肃之军,不能卫民,反以扰民;甘肃之官,不能治民,反激民为乱”

。他认为解决西北乱军必须启用新人,而马占鳌兵胜投降,正中左宗棠的下怀。

在招降过程中,马占鳌父子举止从容、谈吐有度,给左宗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私下对幕僚说道:

“马占鳌固回中之杰,其子亦非凡品。将来弹压河州,其在马氏父子乎”

。果不其然,马占鳌的人马被收编为马旗三队后,立刻调转枪头,在西宁战役中诱捕了叛军首领、宗教领袖马桂源。

杀的左宗棠全线溃败却主动投降,子孙成反动军阀,雄霸西北八十年

马占鳌的“投降”路线在客观上造成了西北穆斯林上层的分裂,以马占鳌为首的军事集团与反清的宗教势力之间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斗争,而这期间清廷在西北的压力骤减,再无大规模叛乱发生。

随着清政府对边疆控制力的不断减弱,马占鳌父子依靠中央“合法”权威逐步崛起,不仅成为清政府在西北的代理人,镇压各地叛乱,还一度被倚围国家支柱。庚子事变中,马福祥血战正阳门,壮烈殉国。两宫太后西逃时,马安良率队北上勤王,立下汗马功劳。

杀的左宗棠全线溃败却主动投降,子孙成反动军阀,雄霸西北八十年

民国初年,受外蒙独立影响,内蒙也爆发叛乱,宁夏总兵马福祥亲自率兵赴河套,设计诱捕匪首旺德呢玛和伪皇帝达尔六吉。青海马家军的创始人马麒在抵抗英国人的渗透,稳定青海和西藏上都有贡献,遗憾地是马家军传到第三代却都成了反动军阀头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