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牺牲了三十万国军换来的一场惨败,但却赢得了世界尊重

“七七事变”后37天,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发起了中国军队的第一次主动反击战。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

蒋介石牺牲了三十万国军换来的一场惨败,但却赢得了世界尊重

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整个战役历时3个月,国军投入了80万军队,日军投入8个师团共20万人。80万中国军队中有最为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全德械的87和88师。

战役初期,中国军队对驻守在上海的日军部队进行围攻,只有3000人的日军依靠坚固的工事进行抵抗,中国军队一直无法突破。之后日军迅速组建了上海派遣军,先后向派遣了8个师团共20万人,国军也一直在增兵,双方战役总人数达到100万。日军正面一直无法突破国军防线,于是在10月20日,日军秘密的在金山卫登陆,企图对中国军队进行大包围。

战斗持续了三个月,为抢得战争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日军,中国组织淞沪作战部队张治中部第9集团军准备围攻日军。13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

蒋介石牺牲了三十万国军换来的一场惨败,但却赢得了世界尊重

总体而言,淞沪会战是国府必须要打的一仗。虽然初期部署有所失误,但情有可原。然而后期为了争取最终毫无作用的国际舆论支持而过多地推迟撤退,导致了全线溃退,将国防工事拱手让人,还使得南京保卫战过早开始。因此,从战略上看,即便不说是失败的,也是有着非常大的错误。

至于“强迫日军分兵”、“改变日军进攻方向”都是比较可笑的。唯一可以成立的是,淞沪会战使得日本从不断“下克上”的侵蚀中国,变成了全面动员、全面侵华。

这场淞沪会战中,蒋介石用30万国军精锐的牺牲换来了日军四万人的伤亡,使日本侵华初期的兵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虽然这场会战以中国方面惨败而结尾,但是中国军人在这场会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让围观的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中国的血性,也让日本人看到了中国抗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