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时的“苏州样、广州匠”是什么意思?

公元1367年,朱元璋搞定了张士诚,并把当时的平江路改为了苏州府。

明朝时的“苏州样、广州匠”是什么意思?

因为元末的战乱,加上张士诚的横征暴敛,当时的苏州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但是随着第二年朱元璋称帝南京,苏州的人气就开始开始慢慢聚拢。

一个地方要想在古代获得发展,一一般要具备两条要素。

第一是人。

“人口红利”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听过,不过在部分人的印象里,“人口红利”可能只是指人口多,劳动力就多劳动力多生产成本就低。

其实这只是“人口红利”的一小方面,它真正的厉害的地方,是人口多了之后,会孕育出各式各样的人才,而人才才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时明朝的首都就在苏州府,政治中心的引人能力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能理解。

据一份明崇祯年间的文字记载,当时在苏州往来的人,已经“日不下亿万众” 。明初的数字虽然比这个肯定会低,但是作为南京所在地,这里的人口又怎么可能少的了。

明朝时的“苏州样、广州匠”是什么意思?

另一个发展要素是交通。

据当地的县志等文献记载,明朝时期,苏州的道路街道有数百条,而这些道路街道几乎都是依河而建,当时的桥梁也不下座,也就是说苏州是个典型的“水上城市”。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最经济的运输就是水路,因为它原则上不需要日常建设和维护,而且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更是事半功倍,所以古往今来,自己水网密布,且和外界又没有阻断的地方,鲜有发展不起来的。

因此这两种要素都具备的苏州,在当时的发展得很快。苏州在明代,不仅仅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即使朱棣迁都之后,苏州的政治地位依然很高),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手工业重镇、商业中心、纺织业中心......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它想象成今天的上海。

明朝时的“苏州样、广州匠”是什么意思?

今天的上海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当时的苏州在当时人的眼里就是什么样。大量流动的人口,繁荣的经济,便捷的交通,也让这里成为了“时尚之都”。衣、食、住、行,苏州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标杆。

据有心人统计,甲天下的苏州园林,大约有二百多座,而其中的四分之三都修建于明代,园林这种非富贵人家所难以修成的东西,苏州都有这么多,其它的就可想而知。因此当时的苏州这个“时尚之都”,就成了大家在吃穿住行上学习的榜样,于是“苏州样”这个叫法也慢慢传开。

不过苏州虽然综合实力很强,但是它也不是全能的,据明代的《五杂俎》记载,江南等地请工匠做工时,如果听到对方说的是粤语,那么就会主动给工匠增加工资。

明朝时的“苏州样、广州匠”是什么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当时广州地区的工匠全国有名,素有“广州匠”之称。

那么广州为何会盛产工匠呢?

虽然苏州河广州都曾被朱元璋收复,但是两者的命运不太一样,苏州完全是朱元璋应答下来的,而广州不是,当年朱元璋的兵峰到了广州附近之后,没人敢跟明军硬刚,而是“望风而降”,所以朱元璋接受的广州,是一个没有经过战火摧残的广州。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广州从唐朝开始,就成了我国重要的出口贸易城市,宋、元基本延续了唐朝的老路,等到朱元璋建国以后,虽然经过了短时间的“禁海”,但广州的外贸生意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明朝的对外贸易,先是通过“朝贡”的方式,变相地进行官方买卖,到了永乐时期,官方只把一些比较重要的货物卡在手里,一般的货物,已经允许民间购买,但是的贸易就已经“往来不绝”,这种情况发展到了后来,基本不再设限,允许百姓随意和外国人进行友好的商务交流。

明朝时的“苏州样、广州匠”是什么意思?

因为有了强力的供求关系,所以广州的商业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地人除了忙于经商之外,还涌现出了很多的手工业达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匠人”。

这些“匠人”出现的原因,除了因为需求的增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据记载,当时外国进口的很多东西,在大明都能卖得上的价,而聪明的广州居民,则从中挖掘一些可以自己仿制加工的东西,比如当时有名的“天鹅绒”等特殊布料,当地人在采买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东西值钱之后,就开始自己仿制,因为当时的手工业品,其实技术壁垒不高,所以有一些很容易就仿制了。

而在仿制的过程当中,这些手工业者,又从中吸收了一些相对先进的技法和理念,然后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特色,最终就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东西,除了布料之外,其它的一些手工品也有类似的例子。

因为广州的“匠人”,善于观察,善于“中西合璧”,善于“总结创造”,最终前来购货的外国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完美技艺,巧夺天工!

明朝时的“苏州样、广州匠”是什么意思?

除了金钱的刺激之外,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对“广州匠”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据记载,“广州匠”因为有一技之长,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尊重,他们不光出没于工厂作坊,还是各阶层的座上宾,就连清贵的读书人,也对他们非常尊重,甚至还有人对名望高的“广州匠”恭敬的执弟子礼......

如果说“苏州样”反映了明朝曾经的辉煌,那么“广州匠”的则是告诉我们,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