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飞问石
“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寿山石,“四大印石”之一,绚丽多彩,温润可,易于奏刀。一方寿山石,千年工匠心。石虽不能言,但能工巧匠赋于其新言新生。本报推出《林飞问石》,邀广大读者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一同感受石上流淌的生命,倾听石间匆匆岁月。
01
嫦娥
CHANG E
中国人的骨子里天生就带有一丝浪漫,这种浪漫,不张扬,更谈不上高调,却又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温婉,汩汩流淌在血液中,以每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形式。嫦娥,一个连名字,都浸透着浪漫想象的“月之女神”。
她的故事在远古时代《归藏》中就有记载。诗仙李白曾这样感叹:“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大文学家曹雪芹又作:“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众多诗人学者的笔下,嫦娥似乎总与孤寂比邻。然而,她的诞生始于中国人追逐星辰的浪漫,她的名字也于现实中化成了探测卫星,持续守护着这份浪漫。
此件作品《嫦娥》正是抓住了这丝浪漫。你看,浩瀚无垠的夜,一勾银月,正刺穿云层,嫦娥置身其中,与玉兔对望,与世间对话,悠然自得。她,云鬓嵯峨,头簪两朵牡丹,雍容华贵;体态妙曼,身披云彩织锦,恬淡闲雅。
这里的嫦娥,不哀,不怨,也不顾影自怜,似乎摆脱了所有的悲情色彩,以一种高傲的神情,挺拔的姿态,将温婉浪漫,化作月光点点,洒向人间。
整件作品动静相宜,充满神秘又浪漫的趣味。清泠的月桂、调皮的白兔、神秘的月中仙……一枚晶莹剔透的寿山坑头石上,作者林飞巧用圆雕技法,依石赋形,将月宫里的故事一一道来……
02
李白醉酒
LI BAI ZUI JIU
李白一生嗜酒,既是诗仙,也是酒仙,唐人还给予“醉圣”的美称。酒为诗之媒,诗为酒之魂。李白的身上有着盛唐恢弘豪迈的气度、俊逸清朗的精神,以及文人桀骜不逊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情怀,而酒似乎将这一切都激发了出来,融合在一处。李白借酒直抒胸臆,挥洒成章。
他的酒诗中不仅有着豪情万丈的浪漫,而且有着狂傲不羁纵横天地的自由。故而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与酒,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太白醉酒”也成了古往今来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此件寿山石作品也以此为题,充分利用高山石鲜明的红白二色俏色而成。几缕云彩,一轮圆月,大面积的留白,营造出夜月静谧的气氛。一盏红灯,微醺脸颊,红色的巧雕,暗示主人朦胧的醉姿。
整件作品,月、酒、人三者浑然一体。且看石上,童子一手持着灯笼,一手小心地搀扶着醉酒的诗仙。而李白步履蹒跚,神情放松,似乎沉醉于酒与诗的世界中,那么此时他是否会吟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03
二乔
ER QIAO
“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在陈寿《三国志》中,大小乔,是名字模糊、面容模糊、地位模糊的两名绝世佳人。她们芳龄几何,性情如何,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无从寻觅。刻薄的史官,吝啬着墨,她们的出现似乎只是英雄生涯中轻轻一抹。
后人却固执又天真认为,孙策与大乔、周瑜与小乔就应是英雄与美人的绝配,并喜欢添上几分旖旎的色彩,创作一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传奇。后世的杜牧就曾调侃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谁又曾问过,大乔二乔她们期盼岁月又是怎样的?
作品《二乔》没有着眼于英雄,而是围绕大小乔两姐妹本身进行创作。那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四月,微风送凉,有花竞放。皖城未破,两姐妹相约走出闺房,到园中赏花扑蝶。或许是玩耍有些累了,二人依靠在芭蕉叶之下。一人手持团扇,低头赏庭院春花。另一人依在姊妹身侧,手里还拿着刚折下花朵。姐妹二人面容圆润,五官精致,衣褶线条自然流畅,神情各异,但眉宇间又都透着几分娇羞。花与扇的点缀,一举手一投足,又让她们流露出宛转含蓄的美,摇曳出灵动妩媚的风情。
整件作品雕工精湛细腻,人物比例协调,画面意境浑然一体,自然把观者带回三国时期,于纷纷扰扰中发掘一份细腻而温柔的女儿情。
04
女儿红
NV ER HONG
“越女作酒酒如雨,不重生男重生女。女儿家住东湖东,春糟夜滴珍珠红。”绍兴黄酒名扬天下,其中色泽晶莹、醇香醉人的女儿红更是格外受人青睐。
女儿红一名源于中国古时以酒陪嫁的民间传说。相传,此酒在女儿出生之时埋下,直至女儿出嫁,便以此陪嫁,寓意喜庆吉祥。故而女儿有多大,酒就有多醇。一坛女儿红,回味女儿成长的故事,寄托父母的深爱。
此件作品《女儿红》,取材老挝石,机理细腻,色泽温润。作者林飞运用了圆雕、浮雕、立体雕等不同技法,雕刻出了女子、酒坛、树洞、树叶,将女儿红的形象与寓意清晰地呈现在观者面前。
女子仪静体闲,酒水醇香绵柔,二者相得益彰。观此石可以想见,一株百年古树,枝繁叶茂,树下埋藏着一坛香醇的酒水。那坛酒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为刚出生的女儿备下。岁月轮转,女儿逐渐长成,她明眸善睐,温柔可人,而这坛酒也见证了她成长的时光。
整件作品构思精巧,布局严谨,刀法细腻,将石头的色调、材质与故事情节、审美意境相结合,将女子与酒的良缘,如叙事般娓娓道来。
05
贵妃醉酒
GUI FEI ZUI JIU
牡丹、美人与醇酒,远在那个金戈铁马、戎装戍守,诗歌吟咏、文人相济的盛唐,有这么一位钗环琳琅,长袖善舞的女子。
她,小字玉环,美艳无比,风情万种,独得君王恩宠。她的故事旖旎悲戚,她的传说至今仍让后人回味。遥想,她,三杯两盏步履摇,一曲霓裳天下知,不禁又梦回千年之前,回到那个“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的日日夜夜。
“贵妃醉酒”是无数艺术创作颇喜爱的题材。即便是同一个作者也对此进行多种不同的尝试,赋予全新的生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就曾采用不同的石材,将贵妃醉酒的姿容定格于刀下。
此次,他以寿山高山石为原材料,采用圆雕的技法,将“贵妃醉酒”进行全新演绎。石上,婀娜丰腴的贵妃,圆髻松散,面容娇俏,长睫微翕,眼眸低垂,水袖轻甩,左手轻搭在侍女的肩上,似倚似靠,身姿恍惚,步履轻盈游离,朦胧醉眼中似乎还透着微醺的浅笑。
整件作品线条流畅优美,色调对比鲜明,雕工精湛绝伦,画面浑然一体。琼浆、洛阳花、绝代佳人,三者相得益彰,让观者一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倾国容颜。
06
笑佛
XIAO FO
笑佛,弥勒佛的别称。笑口、大肚、长耳、憨态可掬,虽历经风雨霜雪、悲苦艰辛,但依旧豁达坦荡,笑对人生。
千百年来,弥勒给世人留下无限艺术想象的空间,也给后世留下无穷的智慧与启迪。济南千佛寺有一联简而精,曰:“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笑佛也是寿山石雕刻艺术家们极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此件作品《笑佛》可谓是同类题材中难得的珍品。作品取材寿山田黄石,其石质温润,形态饱满,油黄色石皮上泛着少许橘红的色泽,略带透明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依照原石进行巧思,以圆雕为主要技法雕琢出一尊轻松惬意的弥勒形象。
石上,弥勒袒胸露腹,盘膝倚靠,交叉而坐,双臂紧靠身体,收放有序,双手扶着双腿,袍袖垂落服帖,褶皱柔和自然,似任风起飞扬。而他的面容安静慈祥,双眸微阖,咧嘴长笑,又平添了几分烟火气,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忘却忧愁。
整件作品用刀极简,又不失细节,可谓简洁而传神,朴实而生动,佛袖的飘逸灵动与佛笑对世间的潇洒在精绝的雕工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07
观音
GUAN YIN
《西游记》第八回道:“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观音,落伽山上慈悲主,她是吴承恩笔下偏爱的形象,人与神的完美结合。
从古至今,无论是小说形象,还是民间传说,观音都是一位悲天悯人又法力无边的善神,她有着人性的鲜活,也有着神性的高贵。观音是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中国民众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
观音的形象与她的传说也是寿山石雕喜爱的题材之一。本件作品采用寿山荔枝石进行创作,是同类题材中难得的珍品。这尊观音,呈站立状,面容安详,五官端正。眉如小月,额前一点,鼻梁隆起,双眸微阖向下,双耳长垂,发髻齐整。胸饰缨络,头披轻纱,左手持杨枝朝上,右手握净瓶垂下。赤足长衣,脚踏祥云,袖袍宽大迤逦垂坠,衣褶古朴雅致,饰纹飘逸灵动。
整件作品倚重面部神情以及双手动作的精细刻画,用刀古朴浑圆,形神兼备。一袭白衣,宝相庄严,给人以平和慈悲、智慧通透之感。
个人简介
林 飞
1954年生于福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津贴;中国玉石雕刻特级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技师协会副会长,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副会长。
作为当代中国寿山石雕界的领军人物,林飞培养出众多雕刻人才,其中包括数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等,以及弟子门生上万人。其作品师法传统而不泥古,创新风格而不媚俗,作品以中西方雕法融为一体。大量引用了中西方文学作品及历史典故为题材,为寿山石雕开创新艺术领域。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