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看过《知否》的人都知道,盛如兰是盛紘与王若弗所出的嫡女,身份要比盛墨兰和盛明兰高许多。不过,盛如兰是四个姐妹中嫁得最低的一个。

本来,文炎敬是盛紘为盛墨兰挑的女婿,要知道,盛紘看上文炎敬的时候,盛墨兰还是他最宠爱的女儿,他自然不可能为女儿挑一个不怎么样的夫婿。

文炎敬出身贫寒,是寒门举子,父亲早逝,寡母一个人抚养两个儿子长大,偏心小儿子,条件不算好。不过,像这样的年轻人,自己有本事,再得到妻子娘家的提携,有了前程,往往会对妻子很好,也会帮衬妻子娘家。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盛墨兰若是嫁给了文炎敬,受了委屈,盛家可以给她撑腰,而嫁入高门,盛家想要帮她一把,也没那么大的面子,可惜,盛墨兰不懂父亲的苦心,只看得到眼前的一时利益,做出了有辱门风的事情。

读《知否》原著的时候,看到嫁给文炎敬后的盛如兰受婆婆气,我就不怎么喜欢文炎敬这个人。在我看来,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一、作为丈夫,他的确算不上太差;

在原著里,文炎敬干了几件事情,让人觉得他对盛如兰还算可以。

首先,他知道盛如兰是低嫁,为了给盛如兰在其他姐妹面前撑面子,会亲自去盛家接盛如兰回家,让盛如兰感到十分满意。

其次,在婆媳矛盾发生的时候,他也知道护着老婆,这比袁文绍强多了。

“那老婆子一和我打麻烦,相公就躲去翰林院,若是说的厉害了,他就说‘你既看不上人家闺女,如何好意思住着人家宅子,赶紧搬出罢’,婆婆便不大说了。”

文炎敬外放的时候,文老太太想把盛如兰扣下来立规矩,文炎敬很机灵,跑去找岳母王大娘子里应外合,闹了一场,成功让盛如兰跟着他一起去赴外任,摆脱了糟糕的婆婆。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再者,他还算念情,记得盛如兰对自己的一片深情,拒绝了母亲纳妾的安排。

雨中哭泣,她只是个吃醋而茫然的小女子,深深爱恋丈夫不能自拔,因害怕丈夫变心,而不知如何是好,什么规矩礼教,都忘诸脑后,只能像孩子一样,躲在雨中偷哭。

文炎敬果然大受感动,深觉自己三生有幸,怎么也不能辜负这般深情厚意,次日便亲自动手发嫁了那个丫头,之后连如兰从自己陪嫁丫头中挑人出来作通房,他也没去碰。

最后,他很上进,虽然盛家帮了他不少,但如果他不上进,也不会有很好的前程。

嫁给了文炎敬,盛如兰婚后的日子看起来是要比高嫁的盛华兰舒服不少。不过,盛如兰婚后还是受了委屈的。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二、他也没那么好,盛如兰之所以过得幸福,是因为自己和娘家。

结婚之后,盛如兰也受了不少委屈,没少被婆婆欺负。文炎敬虽然护着她,但在那个环境里,他也无法忤逆母亲。

在纳妾这件事情上,他的做法也比不上顾廷烨,接受了上司送来的妾,让盛如兰吃了很长时间的醋。

二奶奶轻啐一声:“六妹夫把六妹妹当成眼珠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一时一刻都不肯分开,五妹夫却得时不时敲打着。前阵子五妹夫的上峰赠了个妾,五妹妹好一番闹腾,现下也不知如何了。”

盛如兰之所以过得幸福,是因为自己和娘家。盛家越来越兴旺发达,让盛如兰在婆家越来越站得住脚,婆家人也不敢小瞧轻视了她。

盛如兰受了委屈,王若弗可以跑到文家去闹事,指责文老太太,可是,高嫁的盛华兰被欺负,王若弗再心疼,也不能像对付文老太太那样去找盛华兰的婆婆算账。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再说盛如兰自己,刚出场的盛如兰其实并不讨喜。那个时候,她自恃是嫡出,娇纵任性,目中无人,喜欢闹大小姐脾气,看到庶出的姐妹得到了好东西,就生气,动不动就把嫡庶之别挂在嘴上,因此,成为了盛紘最不喜欢的女儿。

嫁人了之后,盛如兰变了许多,她学会了总结经验教训,从母亲王大娘子那里,她明白娘家的威势可以震慑任何人,甚至婆婆妯娌,但永远不能用来逼迫丈夫,明白作为妻子不能老是干预丈夫的事业,从林噙霜那里,她学会了示弱,学会了谈感情,懂得了以退为进,懂得抓住男人的心。

有了一个强大的娘家作为后盾,自己有本事,学会经营婚姻,加上嫁了一个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的男人,盛如兰要想过得幸福,并不难。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道: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做选择时也常是如此。

无论是高嫁也好,低嫁也罢,都需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在择偶的时候谨慎一些,不要被眼前的一时利益迷住了眼,只想着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却忽视了自己的能力和高门的困境,坑了自己的一生。

读《知否》原著,盛如兰受婆婆气:文炎敬不算多差,也没那么好

END.

今日话题:你认为文炎敬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