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沂:被授予少将军衔3年后,被剥去军籍和军衔,发生了什么?

引言

《渡荆门送别》中写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是却将自己的离别之心和景色融合,写出来就让人感觉到景色都变得忧伤起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虽然说文人都是十分有文采的,但是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文人受到迫害,我国古代就出现过很多次文字狱。我国在1955年的时候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当时就有一千多名优秀的将领被授衔了,其中就有789名开国少将。陈沂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却在3年后被剥夺军衔,甚至连军籍都没有了。

陈沂:被授予少将军衔3年后,被剥去军籍和军衔,发生了什么?

1912年的时候陈沂在贵州遵义出生。他的家庭是个小地主家,他的父亲是搞柿饼生意的,而母亲又是老师。直到后来他的三舅舅把他带到成都去读书了,就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他考上四川大学工学院。

1929年的时候他的祖母就拿钱给他到上海去学习。在此期间,陈沂在上海接触了很多的新思想,而且后来还加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青年队伍,从此之后他就开始搞革命。第二年的时候,中国的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所以他也就加入了这个组织。

陈沂:被授予少将军衔3年后,被剥去军籍和军衔,发生了什么?

1931年他考上北平中国大学。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他就带着大学生们请愿,希望当局抗日。没过多久之后,19岁的他就正式加入了党。而且陈沂又非常的擅长写作,许多激励青年革命的文章都是他写的,所以反动派就把它们都看作是眼中钉。

1933年他被敌人逮捕,而且还被判了五年的有期徒刑。他的父亲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到处托关系进行营救,所以在1935年,通过父亲的不懈努力,陈沂终于回到了贵州。

陈沂:被授予少将军衔3年后,被剥去军籍和军衔,发生了什么?

不过,在家的生活没多久,他就选择了离开父母到上海去,一如既往地投身革命。不过,因为他的文采十分好,所以就去当了《救国日报》的编辑,在这个报社他撰写了很多的文章,也被人们称为“文化将军”。1937年他就到南京去,就在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抗敌剧团进行工作,又在这个继续宣传抗日思想。

其实在授衔的时候,陈沂就是少将了,但是在1958年的时候他被认为是右派,所以也就受到了处罚。有人说他性格耿直才得罪别人的。因为一次演讲,有人将他的文章进行断章取义陷害他,所以才让他最后丟了军衔、军籍、官职。从此之后他就被下放到黑龙江,在这里当副站长,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其他人劳动。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多年,在1979年的才洗刷了冤屈,恢复了本该属于他的一切待遇。

陈沂:被授予少将军衔3年后,被剥去军籍和军衔,发生了什么?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在那个年代可以做到少将还是十分不容易的,首先是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了不少知识,大量读书才得以锻炼文采,所以他能够通过文字进行战斗。

但是谁都没想到,他最后还是输在了自己的文字上面,因为自己的写的一些东西和说的话,让人抓住把柄,才最终被诬陷。可是作为文人,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是十分危险的,他最开始可以通过思想煽动大家的革命热情,因此也就被认为是反叛。

陈沂:被授予少将军衔3年后,被剥去军籍和军衔,发生了什么?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遭受过迫害,比如木心。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十分厉害,但是最后却遭受了伤害,他在狱中的时候为了鼓励自己活下去,就在非常小的纸上写下密密麻麻的文字,将自己的心里话都写出来。而且也在狱中画了很多画。

但正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伤害,他最终才出国很多年都没有回来,在外国的时候和很多文人画家在一起学习,终于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不过后来他还是回到了乌镇,主要还是因为地区建设,所以在强烈的邀请之下,他就回来了。

陈沂:被授予少将军衔3年后,被剥去军籍和军衔,发生了什么?

不过,因为木心一直都没有结婚,他老年的时候都是志愿者照顾的。当时有很多的粉丝在乌镇旅游的时候都跑去他们家想看他,但是有人走到门口就没有进去了,因为他们都想着木心先生已经老了,还是不去打扰他了。

结语

归根结底,文人的人生还是要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影响,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写作的人又很多,但生活还是比较的幸福。人们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写作赚钱,而且我们的时代言论也比较自由,无论说什么都没有问题。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社会安全和时代和平就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渡荆门送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