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车原创上汽大众ID.3是上汽大众诞生于MEB平台的最新纯电紧凑型轿车。在欧洲市场,它是ID家族和MEB平台的第一款车型,也代表着大众品牌在全球市场新能源和年轻化、电动化的转型方向。
在产品打造之初,无论是设计、性能或是功能方面,ID.3都有许多与年轻人契合之处。这样一款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产品,能否吸引新生代人群的目光?今天,就有一位“斜杠青年”,想来“尝个鲜”。
CY是一位年轻的95后男生,他的本职工作是航空公司的空少,但业余时间,他同时也还是一位饶舌歌手(Rapper),创作了许多融合了沪语元素的饶舌歌曲。
工作中,本着对飞航安全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他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而在自己的另一重身份——Rapper身上,年轻、张扬与活力的标签,又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ID.3身上,CY又能否找到一些与自己有共鸣之处呢?
作为前卫的Rapper,CY在穿着方面讲究张扬与个性,而有他认为个性的背后也要是有质感的风格。色彩可以不同于常规,但是要讲究主次,过度花哨的组合也上不了台面。
他更喜欢用一身简单的纯色牛仔连衣裤塑造出一种主色调,再用带有色彩冲突感的帽子、鞋子等配饰,打造出自己的“出街造型”,很酷,也很入流。
而作为一款面向年轻用户打造的车型,ID.3的配色同样很有特点。这次体验的试驾车主色调采用简洁的晶质白色,当然也可以选择更“带电”、更明快的极光绿或者赛博黄。
虽然颜色比较纯净,但ID.3拒绝单调,其车顶采用了撞色设计风格,仿佛一首流行歌曲里加入的饶舌元素,多了几分俏皮。
车尾的行李厢门也采用了与车身颜色对比强烈的黑色,而中间则由锐利的LED尾灯组进行了过渡。
CY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参数化的前脸装饰,以及C柱上的装饰图案,完美地将不同设计元素之间平滑地过渡到了一起。
再看ID.3的设计,诞生自MEB架构的ID.3,具有短车身,长轴距的特点。短小精悍的尺寸让ID.3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繁忙的街道里可以更自由地穿梭。
和传统燃油三厢车或两厢车泾渭分明的分段式设计不同,ID.3的整体线条非常圆润饱满且流畅。既有柔和的线条打造整体的轮廓,又有犀利笔直的腰线设计,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对于这样的风格难以抗拒。
ID.3的车高达到了1568mm,比同级别的紧凑型轿车大约要高100-120mm左右,但如果不仔细观察,你很难察觉它增高了。身高179cm的CY稍作比较才发现,这辆ID.3个头真不矮!
这是如何做到的?首先,ID.3的轴距达到2765mm,相比同级的燃油车要长大约100-150mm,因此其A柱前端更靠前,挡风玻璃的角度更平缓。这种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梳理气流,降低风阻,顺便很好地隐藏了车高的增高。
而在CY看来关键和最吸引他的,就是在紧凑型轿车上非常少见的20寸大轮圈。更大的轮圈和轮包,可以塑造出更好的运动氛围,而且为了降低整体的风阻系数,这套20寸的轮圈采用了接近于封闭式的造型,并且采用了撞色设计。CY觉得这种设计风格很有未来的科幻感,很像livehouse里的金属风格,仿佛会随着节奏的变化与飞速的转动呈现出更多魔幻的光影效果。
CY表示,之前真的没想到大众能把车做的这么“潮”,电动化时代的大众品牌,设计风格完全焕然一新,几乎走在了所有车企的前列。
就像一首好的Rap歌曲,需要把各种各样不同的flow以合理的比例和方式组合起来一样,ID.3无论是配色,轮廓线条,亦或是细节的打磨,都足够用心,很好地顺应了时代潮流[ZW(S1] ,而且无论男女,都能被它欢快、活泼的风格所打动。
坐进车内,ID.3用大面积浅色的配色,加上两块尺寸恰到好处的屏幕,营造出了简洁而实用的科技感。
CY一下就关注到了ID.3车内的氛围灯,他说,如果开车的时候听着各种音乐作品,再伴随着氛围灯的律动,或许自己的创作灵感也会突然涌现。
喜欢归喜欢,不过作为年轻人,CY在选车时也有这样的典型烦恼:小尺寸车型虽然更“好玩”,但家里的长辈总会觉得太不实用,局限的空间会导致多人乘坐时的体验变糟糕,尤其是考虑到以后还要成家立业,用车的场景更多,所以希望他买一辆尺寸更大,乘坐功能“一步到位”的新车。
这时,MEB平台的魔力就得以充分的体现。刚才提到车高增加的100mm左右的优势,在车内乘坐体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Y以正常的坐姿驾驶,头部还能预留出相当丰富的空间。
ID.3的头部空间到底有多充裕?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它的全景天幕配备了遮阳帘,在燃油车上这不算稀奇,但是在电动轿车有限的垂直空间内,很多车型都采用取消全景天幕遮阳帘这种“偷空间”的方法,以优化乘客的头部空间。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夏天车内的暴晒问题,而ID.3没有减配遮阳帘,既保证了头部空间,也有效规避了这一问题。
来到后排,之前CY对实用性的担忧完全被打消,ID.3后排的乘坐体验相当出色。在保证头部空间的同时,ID.3的坐姿不算低,比前排还更高一些,没有很多纯电轿车后排“坐小板凳”的感觉,坐垫能保证对大腿的充分承托。
与此同时,2765mm的轴距,也令ID.3拥有比紧凑型燃油家轿更好的腿部空间表现,加上纯电平台的纯平地板设计,即使是坐满五位成年男性,乘坐体验也完全可以接受。
CY说到自己遇到过的出行场景——虽然作为饶舌歌手他不需要用到太多的器乐,但出去商演的时候,经纪公司有时候也会搭配一些现场的摇滚乐,所以偶尔还是要用车运一些乐器。ID.3的后备厢空间同样非常大,而且整体很规整,无论是开口高度还是进深,都非常合理。还支持后排座椅4/6分折放倒,可以更好兼顾乘坐和载物。
纯电平台带来还为ID.3带来非常充裕的中央通道空间,于是ID.3布置了多处储物格,包括大储物盒、杯架、网兜等,刚好可以放下不同形状特点的物件。后排也提供了两个杯架和两个Type-C充电口,进一步优化了整体的便利性。
CY觉得,体验完ID.3的空间,他有些惊讶。不足4.3m的灵活车长,没想到无论是乘坐还是储物空间,都安排得很合理,很好地把电池以及后驱电机隐藏了起来,你几乎忘了它们的存在。或许这就是MEB纯电平台所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CY表示,之所以选择在业余生活玩饶舌说唱,就是想趁着年轻有精力的时候,多尝试几种人生的可能性。而作为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形式,说唱具有连续不断输出的激情与快节奏的爆发力,这也要求Rapper本人时刻保持精力充沛与活力四射的感染力。
都说电动车的开起来比燃油车更“带劲”,具体厉害在哪里?电机的输出特性令ID.3的动力输出更直接,传递到车轮干净利落,其电机峰值功率达到125kW,峰值扭矩更是高达310N·m。同时ID.3采用后置后驱的驱动形式,在急加速的时候,重心向后转移,因此轮胎能更好地抓地,毫无浪费地将动力传递至地面。
在转向时,ID.3依然保持了一辆有乐趣的小车应有的精准与灵活,同时更低的重心也令其高速变线更为稳重,驾驶乐趣不言而喻。
理论上,2765mm的轴距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而诞生于MEB平台的ID.3,前轮转向节被设计出远比前驱车更大的转角空间,因此最终,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其相对油车轴距的变化,在城市内闪转腾挪会更自由。
ID.3一共提供四种不同的驾驶模式,令CY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不同的驾驶模式之间,ID.3同样十分收放自如。经济模式下,电门会更柔和,而运动模式下它又变得有些躁动,时刻挑逗着你跃跃欲试,动力毫无迟滞,随时响应驾驶者的意图。
能量回收同样也有两挡调节,D挡下车内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拖拽感,收油门后就像油车一样自由轻松地滑行,而B挡下制动能量回收会显著增强,驾驶者仅用油门踏板的开闭就可以控制车速的加减。
CY表示虽然开的是纯电车型,自己还是更适应油车的双踏板驾驶习惯,不希望松开油门时就有突兀的能量回收介入。就像在唱饶舌的时候,他也更愿意为歌曲加入一些传统的沪语元素,在新鲜的事物身上,找到一种熟悉感。
这也是ID.3的优势,尽管纯电的驾驶逻辑发生了变化,但ID.3希望尽可能多地兼顾不同用户的驾驶习惯,继承了油车典型的舒适行驶品质,同时也可以体验到电车出色的加速和简便的单踏板操作特性。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就像饶舌需要用不同的flow组合,让观众感受到节奏的变化。
当然,光有爆发力和激情还不够,年轻人的一场liveshow狂欢往往会high到后半夜,中间还有无数高潮迭起的返场时刻。不保持足够的“电力”怎么行?
纯电车型的续航同样非常重要,城市通勤、郊区自驾都是年轻人常见的用车场景,尤其是冬季用车,确实颇具挑战。ID.3采用57.3kWh三元锂电池,NEDC续航为430公里。刚好上海已经入冬,冷空气带来了降水,这种环境下,CY很担心,ID.3的实际续航如何?
我们从拿到车剩余90%电量时就开始进行测试,可以注意到,此时表显的剩余电量不是简单的430km×90%,而是256km,说明ID.3对于实际续航的预估是比较保守的。
清零仪表后在10℃左右的天气下,以经济模式行驶了两天,其中70%是在降雨的城市拥堵路段,需要时刻用热风吹前风挡。
最终以25km/h的平均时速行驶了170km后,剩余的电量为28%,显示的剩余续航竟还有106km,表显续航消耗比真实行驶里程竟然要少20km,电耗则为17.5kWh/100km。
在相对比较复杂的城市路况下,ID.3依然可以在冬季保持300km以上的实际续航,对于同尺寸同级别的纯电产品来说,续航扎实,表现出色。年轻人的自驾游想走就走,它依然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ID.3仪表所显示的续航数字真实度很高,这很好地打消了第一次开纯电动车的CY的顾虑。它能精确预估各种因素对实际续航的影响,甚至还为车主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让车主可以更合理地规划自身的出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CY的另一份工作——空少,则与Rapper看起来有完全不同的特性。空少需要对客舱乘员的安全高度负责,做好这份工作的背后,是长达3-4年的反复训练。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安全细节,都要反复磨练,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急反应。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是成为空少的一种“隐形门槛”。
造好一辆车,同样有大量的“隐形门槛”。而ID.3作为一款德系纯电轿车的代表,沉淀了上汽大众一贯精湛的造车工艺,在细节方面有许多追求。
在整车安全方面,ID.3的白车身整体采用了高速激光焊技术,保障焊缝的均匀与强度,并运用了70%以上屈服强度超420MPa的超高强钢,其中在A柱、B柱、门槛梁等占比约24%的关键部位还采用了屈服强度超1500MPa的热成型钢,得以更好地保护座舱和电池,这也是MEB纯电平台在安全性上的亮点之一。
在欧洲E-NCAP测试中,ID.3取得了五星安全的成绩。而由上汽大众国产的ID.3采纳了C-IASI中保研标准,和远超C-NCAP标准的工况进行安全测试,在最具挑战的25%偏置碰撞、正面和侧面撞柱测试中,均表现良好,甚至在非强制进行的100km/h高速碰撞测试中,依然保持48小时电池组不起火。
大众ID.3还针对性地强化了电池组的安全性,采用了2ms高压切断、呼吸式泄压阀、铝合金壳体、双重绝缘防护电芯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从电芯到模块再到成组的系统安全性,更好地疏导电池组的风险。针对电池性能的验收,还进行了338项不同的测试,包括涉水、耐久、温度、电气、机械和衰减循环等项目。
针对整车的耐久性方面,ID.3还经历了等效用户工况超400万公里的道路耐久测试,几乎你能想象的所有长期使用的衰减老化,包括砂石击打、暴雨、盐雾等一系列恶劣的条件,以及日常使用中门把手、手套箱等零件的反复开合,ID.3都已经完成了提前验证。
虽然这些严谨的制造工艺或者近乎苛刻的耐久测试无法通过一次简单的试驾加以体现,但对于职业技能同样经历过高标准反复磨砺的CY而言,对于ID.3的诞生过程,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在他的眼中,ID.3不止是时尚、新潮的,更具备了安全可靠这个难得的标签,而这恰恰也是目前行业中许多新能源车型所缺乏的。
总结
通过一天的体验,CY没有想到,首次试驾纯电动车,就能被“种草”,大众ID.3是一款与自己的气质完美符合的车型,也是一款真正为年轻而生的完美车型。
大众ID.3不仅代表着前卫的能源形式何环保理念,更有着年轻人所热爱的热情奔放的外在气质,无论是造型,还是驾控体验,它都能很好地满足年轻人所需,同时兼顾不同审美与驾驶习惯的需求。
而透过外在看本质,ID.3拥有扎实的续航能力,以及德系基因赋予的高品质特征,也与年轻人永不疲倦的生活方式,以及为达完美毫不妥协的精神相匹配。
今年11月,新能源车型的新车销量占有率已经20%的大关,正在成为越来越主流的购车选择。对于想“尝鲜”的年轻用户而言,上汽大众ID.3,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