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品智行者丨电动车冬季续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一到冬季,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无解题”——冬季续航“打骨折”就开始显现出来。用户的“里程焦虑”加重不说,还带了更恼人问题,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导致的充电难问题。

一品智行者丨电动车冬季续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前不久,据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在充电桩分布均匀且数量相对较多的北京地区,甚至有新能源车主凌晨四点起床去给车子充电,关键还不一定能抢到位置。此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今年1-11月新能源车销量为299万辆,全年有望超过300万辆,渗透率相比去年提高了近百分之两百。照此发展下去,新能源车充电难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那么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又绕不开新能源车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延长冬季续航减少充电次数呢?那就需要从产品入手了,选择带有这些功能的新能源车,它们的冬季续航相比之下会更“实”一些。

1

选带电池智能温控系统的车

目前的动力电池基本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二者都属于锂电池家族。有研究表明,锂电池会随着温度的降低容量也跟着降低,进而令续航里程大幅缩水。此外,低温也会对锂电池的充电过程造成影响,具体表现为时间变很长。

一品智行者丨电动车冬季续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针对此问题,车企们开发出了电池智能温控系统。其主要作用就是让动力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下,热了降温、冷了保暖,以保持电池的性能。虽然,电池智能温控系统在给动力电池加热时也需要耗费电能,但技术上的不断升级,其消耗的电能相比在低温下缩减的电能可以忽略不计,进而保证新能源车在冬季里的续航不至于缩水特别严重。

所以,各位打算购买新能源车的朋友,尤其家住北方的,一定要选配备电池智能温控系统的车型。

2

选带热泵空调的车

传统燃油车的空调热风来自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但部分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所以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制热方式,那就是PTC制热。PTC制热与电炉丝类似,都是靠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热快等特点。但问题就是热能利用率低,耗电量大,对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有很大影响。

一品智行者丨电动车冬季续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于是后来又有了热泵空调,它能够将室外冷空气中的热量聚集起来之后,输送到车内。具体工作原理是利用R22制冷剂-41℃的沸点,把空气当中的热吸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循环到车里,再经过泠凝器变成液态,这个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

PTC制热空调是通过自身发热,然后输送热风,而热泵空调相当于空气中热量的搬运工,因此相比前者要节能得多,对续航里程的影响相对小一些。所以,北方朋友选新能源车第二个要有的配置就是热泵空调。

3

选低风阻系数的车

冬季行驶能耗也要比平时更高些,因为温度越低空气密度越高,比如-7℃时的空气密度是25℃时的1.12倍。

基于以上这种特性,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车时如不是路况特别不好,尽量选择风阻系数相对较低的轿车。此外,外观圆润,配备封闭式轮毂、隐藏门把手的轿车,它们的风阻系数还会更低些。

一品智行者丨电动车冬季续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据笔者了解,一些风阻系数特别棒的车型,厂家也会标在宣传页显眼位置,消费者在选车时可以多留意下。

4

改善驾驶习惯也能增加冬季续航

冬季驾驶新能源车,改变一些驾驶习惯也能起到增加续航里程的作用。比如现在很多新能源车配备了单踏板模式,在冬季里我们可以将其开启。单踏板模式下,当我们松开油门时,动能回收系统便开始工作,对车辆减速,将过程当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这样既达到了刹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续航能力。

一品智行者丨电动车冬季续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另外就是避免急加速或紧急制动,开车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前预判前方路况,做到合理控制油门、刹车,流畅行车。除此之外,减少车上不必要的物品,合适的胎压,以及将空调切换至内循环模式都可减少续航里程损失。

冬季里的电池维护也需要用户多上心,对于短途驾驶,建议充电最多到80%即可。对于长途驾驶者,充电时可将电池充至100%,但充电结束后应立即开始驾驶。另一方面,当电量低于20% 时,应避免长时间深度放电。以上这些做法,有助于保护电池容量,实现更长的续航,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因锂电池遇冷性能下降的特性,现阶段新能源车在冬季里的续航和充电时长都将变“糟糕”。而我们目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通过选择带有一些功能的车型,如低风阻,配备电池智能温控系统、热泵空调等,以及改善驾驶习惯来缓解新能源车在冬季里的“硬伤”,达到理想续航里程。

一品智行者丨电动车冬季续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