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品智行者丨電動車冬季續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一到冬季,特别是在北方地區,新能源汽車的“無解題”——冬季續航“打骨折”就開始顯現出來。使用者的“裡程焦慮”加重不說,還帶了更惱人問題,随着充電次數的增加導緻的充電難問題。

一品智行者丨電動車冬季續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前不久,據央視财經《經濟資訊聯播》欄目報道,在充電樁分布均勻且數量相對較多的北京地區,甚至有新能源車主淩晨四點起床去給車子充電,關鍵還不一定能搶到位置。此外,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我國今年1-11月新能源車銷量為299萬輛,全年有望超過300萬輛,滲透率相比去年提高了近百分之兩百。照此發展下去,新能源車充電難問題将進一步加劇。

那麼問題在短時間内難以解決,又繞不開新能源車的情況下,有什麼辦法可以延長冬季續航減少充電次數呢?那就需要從産品入手了,選擇帶有這些功能的新能源車,它們的冬季續航相比之下會更“實”一些。

1

選帶電池智能溫控系統的車

目前的動力電池基本以三元锂電池和磷酸鐵锂電池為主,二者都屬于锂電池家族。有研究表明,锂電池會随着溫度的降低容量也跟着降低,進而令續航裡程大幅縮水。此外,低溫也會對锂電池的充電過程造成影響,具體表現為時間變很長。

一品智行者丨電動車冬季續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針對此問題,車企們開發出了電池智能溫控系統。其主要作用就是讓動力電池工作在适宜的溫度下,熱了降溫、冷了保暖,以保持電池的性能。雖然,電池智能溫控系統在給動力電池加熱時也需要耗費電能,但技術上的不斷更新,其消耗的電能相比在低溫下縮減的電能可以忽略不計,進而保證新能源車在冬季裡的續航不至于縮水特别嚴重。

是以,各位打算購買新能源車的朋友,尤其家住北方的,一定要選配備電池智能溫控系統的車型。

2

選帶熱泵空調的車

傳統燃油車的空調熱風來自發動機産生的熱量。但部分新能源車沒有發動機,是以工程師們想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制熱方式,那就是PTC制熱。PTC制熱與電爐絲類似,都是靠電流通過電阻産生熱量,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制熱快等特點。但問題就是熱能使用率低,耗電量大,對新能源車續航裡程有很大影響。

一品智行者丨電動車冬季續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于是後來又有了熱泵空調,它能夠将室外冷空氣中的熱量聚集起來之後,輸送到車内。具體工作原理是利用R22制冷劑-41℃的沸點,把空氣當中的熱吸到自己的身上,然後循環到車裡,再經過泠凝器變成液态,這個過程會放出大量的熱。

PTC制熱空調是通過自身發熱,然後輸送熱風,而熱泵空調相當于空氣中熱量的搬運工,是以相比前者要節能得多,對續航裡程的影響相對小一些。是以,北方朋友選新能源車第二個要有的配置就是熱泵空調。

3

選低風阻系數的車

冬季行駛能耗也要比平時更高些,因為溫度越低空氣密度越高,比如-7℃時的空氣密度是25℃時的1.12倍。

基于以上這種特性,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車時如不是路況特别不好,盡量選擇風阻系數相對較低的轎車。此外,外觀圓潤,配備封閉式輪毂、隐藏門把手的轎車,它們的風阻系數還會更低些。

一品智行者丨電動車冬季續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據筆者了解,一些風阻系數特别棒的車型,廠家也會标在宣傳頁顯眼位置,消費者在選車時可以多留意下。

4

改善駕駛習慣也能增加冬季續航

冬季駕駛新能源車,改變一些駕駛習慣也能起到增加續航裡程的作用。比如現在很多新能源車配備了單踏闆模式,在冬季裡我們可以将其開啟。單踏闆模式下,當我們松開油門時,動能回收系統便開始工作,對車輛減速,将過程當中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存儲起來。這樣既達到了刹車效果,同時也提高了續航能力。

一品智行者丨電動車冬季續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另外就是避免急加速或緊急制動,開車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提前預判前方路況,做到合理控制油門、刹車,流暢行車。除此之外,減少車上不必要的物品,合适的胎壓,以及将空調切換至内循環模式都可減少續航裡程損失。

冬季裡的電池維護也需要使用者多上心,對于短途駕駛,建議充電最多到80%即可。對于長途駕駛者,充電時可将電池充至100%,但充電結束後應立即開始駕駛。另一方面,當電量低于20% 時,應避免長時間深度放電。以上這些做法,有助于保護電池容量,實作更長的續航,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因锂電池遇冷性能下降的特性,現階段新能源車在冬季裡的續航和充電時長都将變“糟糕”。而我們目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通過選擇帶有一些功能的車型,如低風阻,配備電池智能溫控系統、熱泵空調等,以及改善駕駛習慣來緩解新能源車在冬季裡的“硬傷”,達到理想續航裡程。

一品智行者丨電動車冬季續航“打骨折”,如何做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