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考的地区试卷是怎么来的?明朝统一了试卷,结果引起北方人不满

科举是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正式建立,用来选拔寒门考生入朝为官,不过科举制直到唐朝时期,才逐渐完善,要论科举制度真正的鼎盛时期那应该当属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本就是寒门子弟。

高考的地区试卷是怎么来的?明朝统一了试卷,结果引起北方人不满

在明朝建立之后,旗下就有朱升、宋濂、刘基为首的儒生为他出谋划策,1367年,朱元璋设立文武二科,要求各级地方官员选拔人才,充贡京师,洪武三年(1370年),科举正式开始,各县级也都分别进行乡试。

初次改革,就录取了吴伯宗等120人优秀儒生,然而洪武三十年,却发生了一桩科举“大案”,洪武三十年(1397年2月)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开始,翰林院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三月初发放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的考生到礼部“击鼓鸣冤”。

高考的地区试卷是怎么来的?明朝统一了试卷,结果引起北方人不满

原来这次中榜的51名考生清一色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连主考官刘三吾也是南方人,这让北方人觉得是主考官给南方人泄题了,这件事呈报朱元璋后,也是让他非常生气,大力彻查。

他亲自复查试卷,还召见51名南方考生,让他们再考一次,结果朱元璋发现这51个南方考生才学出众,而北方考生的试卷文理不佳,这时南方状元陈安,更是呈上了一份北方考生的带有一些陋文。

高考的地区试卷是怎么来的?明朝统一了试卷,结果引起北方人不满

这让朱元璋更加生气,于是就将刘三吾以及涉案官员发配边疆,并且取消这次的考试,又重新举办了一个考试,这次无一例外全是北方人,此后,明朝的科举制度就一直分为“南北榜”。

“南北榜”当中,共选100名进士,其中60个名额提供给南方,40个名额提供给北方人,到景泰五年,名额又发生了一次变化,南方人为55人,北方为35人,剩下的10个就分配给边远地区。

高考的地区试卷是怎么来的?明朝统一了试卷,结果引起北方人不满

南方作为经济文化中心,教育事业一直都非常发达,战国时代就有“楚地多才子”,而在鱼米之乡江南省更是有:天下英才尽半数,尽出江南,自明朝开始后的科举制,江南省的试卷是最难的,南方也是按照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来规定试卷难度。

高考的地区试卷是怎么来的?明朝统一了试卷,结果引起北方人不满

至于北方一直都被称为蛮夷之地,经济自然比不上南方,所有试卷相对容易,而且明清两代,从南京开始迁都北京,北方就成了政治中心,虽说清代废除了科举制度,不过依旧延续着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因为南北差异,试卷也就自然不能统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