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忽略孙策,原来他还有这两种考虑

在东吴政权建立起来之后,皇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赦天下,而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封赏,对于这个国家最有贡献的孙坚来说,自然是有着皇帝这样一个称号,而对于自己的兄弟孙策来说,也应该给他一定的封赏,然而这个封赏却是仅仅将他册封为桓王。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会非常的气愤,毕竟孙策对于这个国家的贡献一点都不比他所贡献的少,然而在死后却只能得到一个王的称号,这种行为被很多人看来是一种不要脸的忘恩负义行为。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忽略孙策,原来他还有这两种考虑

那么这背后的真实原因真的是这样吗?是否他这样做有别的隐情呢?

要说政策这一生也真的是够跌宕起伏的,在自己的人生还没来得及发挥充足的时刻,就被自己的门客重伤,可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的有限,所以自己伤势过重的情况之下,就算是有华佗也没有办法让他继续活在人世间

没过多久自己的政权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孙权的手上,而孙权在接任之后并没有辜负天下人的期望,不仅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卖力地去经营整个国家,甚至于在军事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建设。这样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在当时来看的确是东吴地区的福气,而除开这些好的方面之外,很多人认为他将自己的兄长封为王,是一种不地道的行为,甚至还将自己哥哥的孩子分为侯爵,而这样的一种操作,自然是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非议。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忽略孙策,原来他还有这两种考虑

就连我们所知道的对于历史上有许多贡献的作者,也有着这方面的评价,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陈寿。他认为他这个行为是非常吝啬的表现,不仅没有给自己的父兄足够的尊重,甚至于对于他的孩子也没有进行款待。

这样的一种行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但是我们从后来的历史发展之中却能够明白,孙权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有着他自己的理由,并且也是有着长远之见的。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孙权将他不追封为帝,那么他的孩子也就没有权利册封为皇子,这样的话自己的继承权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所以对于自己这方面来考虑的话是非常合适的。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忽略孙策,原来他还有这两种考虑

除开这一点之外,我们也必须要想到的是,他跟自己哥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所以在某种群况下我们也能够理解,他并不想将自己哥哥的孩子害死,所以将他封为一个侯爵,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对这个孩子的一种负责。因为一个侯爵在一个国家的争斗当中无论如何都排不上号,更不可能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在以后的争权夺位过程之中,他也就没有权利参与,从而也能够保证他的安全。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忽略孙策,原来他还有这两种考虑

也许我们看过太多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场面,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历史朝代当中,这种有为人类亲情道德的事情发生,是一件非常正常并且能够被人接受的事情。可是在三国时期那一个战争不断发生,而有能有才之人不断死去的时代,孙权有着他自己的特殊考虑,我们也能够理解。在现在这个角度来看,孙权是一个非常有智慧有远见的人。他对于自己的侄子的处理也是非常得当的,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江山也顺理成章,并且非常容易地保护了自己哥哥的孩子,的确是一个明智之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