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作品制作纪录片

《莫扎特-基因:李继伟艺术展》全部的参展作品都是艺术家李继伟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大厅,这个特定的展览空间创作的新作。

其中最大的是高度超6.5米的抽象装置:《莫扎特-基因》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

亚克力、丙烯、金属、LED

650 x 370 x 320厘米

2021年

根据作品造型和承重要求,内部结构经过特殊设计。为保证观展安全,在安装这件大作品之前,艺术家团队特意请专业机构计算并出具了安全检测证书。

从台前到幕后,一起看看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

作品内部

骨架制作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工厂制作中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作品从上海制作工厂运往北京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结构分体进入场馆,在吊机、升降车的

辅助配合下组装合一,准备正式安装。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作品由约80片异型亚克力组成,

每一片有独立的编号和既定的安装顺序。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安装中,作品逐渐成型。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进行最后灯光调试。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搭建完成!作品制作时间两个多月,

此刻也是第一次以完整的状态呈现。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每一个展览的筹备,从最初的观念、构想、作品创作、设计、制作、预搭再到最终呈现,环环紧扣,需要艺术家及各工作团队的协同配合。特别感谢在《莫扎特-基因:李继伟艺术展》的布展工作中投入工作的美术馆展览部同仁!也特别感谢艺术家李继伟制作团队的全体工作人员!

艺术家简介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李继伟,1960年出生于北京。1980年至198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8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90年至1993年,就读于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师从Markus Prachensky 教授,参加“抽象绘画大师班”并获得“大师班”奖及奖学金,就读期间还获得“富格”金奖(Goldener Fügerpreis)和艺术硕士学位。1994年,加入奥地利职业艺术家协会。1995年至1996年,旅居考察美国,加拿大(走访纽约、华盛顿、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及温哥华,卡尔加里,蒙特利尔)。1999年至2001年就读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多媒体专业。自1996年起,生活及工作于柏林、北京。

李继伟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80级叶浅予先生主持的实验班的学生。在叶浅予先生“博学博览”的指导思想下,李继伟在校期间曾深入学习过中国画的传统,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对和开拓传统,创造出与时代相呼应的作品。经过在奥地利和德国的学习,他系统研究了西方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而他的作品,无论是大型公共艺术还是装置和布上绘画,跨越传统到当代,融合东方和西方,运用新媒体、新材料,形成自成一格的抽象视觉语言。

《莫扎特-基因》的台前幕后

莫扎特—基因:李继伟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24日至2022年1月9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大厅

主办:奥地利驻华大使馆、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温馨提示 |

因校园疫情防控要求,美术馆暂停对外开放,期间校内师生可正常参观。我们将通过作品推送、线上展厅等形式与公众分享交流,请您持续关注。

主编:何一沙

责编:吴靖

图片提供:展览部荆鹏老师和李继伟工作团队

视频制作:李继伟工作团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