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很多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那是因为他们想要依靠儿子为自己以后养老。一些富人或者知识分子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故而不存在这种思想。他们甚至会因为自家没有女儿而“眼馋”别人家的。钱学森的父母就是这样的,因此认养了个比钱学森小八岁的干女儿。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早年在日本留过学,回国后担任了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钱均夫有个很好的朋友,名为蒋百里,蒋百里也不赖,当时是国民政府保定陆军学校的校长。两人结婚各自有了家庭以后也经常来往,逢年过节一起聚会聊天。蒋百里和他日本的妻子生育了5个女儿,而钱家却只有钱学森一个独子。钱均夫妻子看着自家只有一个儿子怪闷的,而蒋家的女儿一个个都活泼可爱,于是便产生了想要认养干女儿的想法。
而蒋家的五个女儿中,三女儿蒋英特别招人喜欢。她从小胆子大不怕生人,聚会的时候还经常唱歌给大人们解闷,一来二去钱家就看上了这个三女儿蒋英,和蒋家说想认领这个蒋英做钱家的女儿。而蒋家看着当时家里五个女儿热热闹闹,少一个也没事,于是便答应了这个请求。
于是在蒋英3岁那年,蒋英过继到了钱家,两家人还因此请了亲朋好友一起办了几桌酒席。在钱家,没有四个姐妹在身边玩,蒋英便时常跟着大自己8岁的钱学森屁股后面。她喜欢唱歌,便时不时在这个哥哥身边唱歌玩耍,而这个哥哥也被蒋英的歌声吸引,时常也会跟着一起唱。一次蒋、钱两家的宴会上,两人还当着两家父母的面一起演唱了《燕双飞》。
当时两家父母哪里晓得这首曲子,正预示着两人未来的命运。后来蒋家父母觉着,没有蒋英家里越发冷情了,也逐渐意识到蒋英在这几个女儿中是最乖巧懂事的,长得可爱,唱歌也好听。蒋家越想越舍不得这个女儿,于是便跟钱家说想把蒋英接回来。而钱家虽然心里不愿意蒋英走,但也只好答应,最后钱学森的妈妈还不忘开玩笑似地提了个要求:“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还依旧是我的干女儿,将来嫁人了要嫁到我家来,做我的儿媳妇。”
当时这句玩笑话,被同样也舍不得自己“干妹妹”走的钱学森听在了心里,那时候的钱学森便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娶这个妹妹做自己的媳妇。1935年,时年23岁的钱学森准备去往美国留学,在出国前夕,蒋英也随父母来到了钱家。钱学森高兴坏了,蒋英当时还为他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的如痴如醉,仿佛要将每一个音符与蒋英的脸都记忆在脑海里。
1936年,蒋百里奉命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蒋英以及五妹蒋和当时也随着父母一同前往,而蒋英、蒋和也借此在德国柏林学习西方音乐。1946年,在欧洲求学10年的蒋英回到了祖国。回国后的第二年便在上海举办了个人演唱会,演出十分成功,收获一片好评,同时蒋英也被越来越多的异性追求,只是蒋英一个也看不上。
而上天似乎也在冥冥之中安排着他们俩在一起,就在蒋英回国后的第二年,钱学森也同样学成归来。只是当时的钱学森已经36岁,早就到了结婚的年龄,身边却无一伴侣。当年的玩笑话,没有人会再提起,蒋英也忘在了脑后,只是钱学森的心底却久久不能平静。不知情的蒋英还拉着自己妹妹一起帮钱学森相亲,只是钱学森看都不看那个相亲对象一眼,只是直勾勾地盯着蒋英看。
蒋英当时还觉得奇怪,后来钱学森就经常跑到蒋家做客,只是木讷的钱学森从来不敢开口向蒋英表明心意。直到钱学森又接到奔赴美国深造的消息,钱学森知道不能再拖,于是便对蒋英说,你和我去美国吧。蒋英听得一头雾水,而后钱学森向蒋英表达了爱意,蒋英面对突如其来的表白竟有些惊慌失措,她对钱学森说,我们再相互了解,先通通信吧。
钱学森想起自己之前没有蒋英的生活是多么孤寂,对蒋英的思念是多么深切,哪里舍得再放蒋英离开自己。于是他固执地重复着那一句话:“不行,你现在就得跟我走”。蒋英当时对于钱学森是有着崇拜心理的,毕竟钱学森36岁就当上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而蒋英对于有学问的人又颇有好感。于是对于钱学森这么几句看似霸道实则情深的话语感动了,没说几句便松了口答应和钱学森在一起。
1947年两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后来蒋英就跟随钱学森来到了美国,陪伴他度过了而后艰难科研的岁月。两人的爱情故事一直到现在还为人津津乐道。小编看了两人的故事,不得不感叹,门当户对是多么重要,只有两个同样优秀的人走到一起才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