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东西为何掉不出来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在装东西时,都喜欢将东西放在口袋中,或是放在背包中,可是在古代的时候,古人的衣服大都是长袍加身,从外看其设计是没有什么口袋的,一时间古人东西会装在哪里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疑点和槽点。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东西为何掉不出来

但是大家在古装剧的时候,会看到这些电视剧中的“古人”都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装在自己的袖口里,可是在看到这个“操作”的时候,大家心里一定和我一样有一种不解,那就是这样装东西的时候我们暂且不说能够装多少,就是携带起来也好像不太方便。

古人的穿衣传统

在古代的时候,最为重视的便是人和人的等级,如果一个人的等级过高,他的穿着、出行以及宅院都会是很大气磅礴的。这样的目的便是在封建王朝中建立一个严格的等级框架,正是因为有了一个这样的框架,才使得在那时整个国家的运转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其实能够穿大袖子和丝绸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一般在古代能够如此穿着的大都是官员一类的人,因为古代时为了限制和打压商人,所以历朝历代的时候政府都不允许他们穿丝绸制成的衣服。所以,能够穿大袖子衣服的便只剩下了一些身份高贵的人。而一些平民和商人基本穿着的便是粗布之一了。但是随着后来对商人的放宽,所以大家在看近代王朝历史的时候,也是有商人可以穿丝绸的。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东西为何掉不出来

在两个袖子中有口袋

口袋的设计可不是现代的产物,它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出现的。其实在古人的两个大款袖子中,藏有一个方向和袖口相反的口袋,古人在接过东西的时候会将一些简单好装的东西放进袖中口袋。

关于袖口装东西的历史有很多,例如我们来说一说明末时期的崇祯帝。当时的他可谓是临危受命,可是在即将进宫当皇帝的时候,他害怕宫中的食物会有毒,所以便在袖口的口袋中装了一些干粮和面饼,到了晚饭的时候再拿出来食用,我们由此便可以看出古代时期大袖口中的口袋会有多大。

除此之外,在乾隆年间的时候也有一件事,可以反映出袖中的口袋,这件事情便是乾隆请官员们吃“白水煮肉”。

这种对肉的烹调方法其实是极其简单粗暴的,首先皇室会先将大块的煮肉放进白水中进行水煮,在等到这块肉煮熟后,便将其捞出来祭祀祖先,然后再分给大臣们食用。因为这种肉的烹调手法过于简单粗暴,所以人们在吃的时候常常难以下咽,为了解决掉这样的问题,官员们便在皇帝赏赐这种“白水煮肉”前将事先准备好的调料包放在袖口口袋中,然后在吃的时候偷偷的涂抹在肉上,这样便会使得肉没有那么难吃。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东西为何掉不出来

腰包的作用

除了袖口的口袋外,古人在装物件的时候,还喜欢将这些东西放进腰包和荷包中,然后再别在腰上,从而方便取用。因为这种荷包和腰包的有限,所以在很多时候,这样的腰包只能装下很少的东西,例如银两、首饰以及干粮。

如果是地位很显赫的人,他们在出门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一两个仆人,所以他们在放东西的时候只要将其交给仆人就可以了。除了袖口的口袋、荷包、腰包外,还有包袱等可以为古人提供储存和便捷的方式。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东西为何掉不出来

就客观来说,古人出门在外带东西还是很不方便的,哪像我们现在只要一条工装裤外加一个背包,就可以将很多东西装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