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刊|总第2736期
回望2021年的网生剧集创作样态,“剧场化”依旧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如果说,因为“迷雾剧场”在2020年夏天的骄人表现,视频网站迎来了剧场“元年”的话,那么2021年就是全面试水剧场化运营的一年。
这一年,各主流长视频平台在剧场化运营上,都有大动作落地。
爱奇艺先是于5月20日启动了谋划已久的“恋恋剧场”,后又于九月迎来了“迷雾剧场”第二季的回归;优酷显著加大了在“宠爱剧场”上的投入,在“恋恋剧场”开播的同一天,发布了包括30部甜宠剧密集亮相的“520”片单;芒果TV与湖南卫视联动的“芒果季风”剧场则于5月24日正式开播,这也是彼时唯一一个非类型化的主流互联网+剧场;腾讯视频则抓住2021年的尾巴,于12月22日发布了专注微短剧的“十分剧场”。至此,最后一个在剧场化运营上“躺平”的主流长视频网站,也有了起跑的动势。

这一年来,各平台对剧场化模式的分兵探索,也逐渐走向了差异化取向。不同平台的优势不同,对剧场化运营的重点把握自然也不同。能让“剧场”这根杠杆发挥最大效用的支点,究竟是内容矩阵、类型化、品牌溢价还是其它?经过今年一年的探索发展,答案更加清晰了一些。
台网联动剧场:重拾创作催化力
芒果TV与湖南卫视联动的“芒果季风”剧场,是目前的互联网+剧场中最特殊的一个。
首先,它是所有主流长视频网站的剧场中,唯一一个台网联动剧场。这当然与芒果系长期的品牌积累与丰富的广电资源有关系,但这种联动并非固定动作、聊胜于无的渠道分发,而是在模式与用户流向上的有效规划。
从模式来看,台网联动决定了“芒果季风”剧场的播出周期是全年的,同时剧目数量是固定的。这与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季播模式,优酷“宠爱剧场”的团战模式形成了区分度。
自今年五月开播以来,“芒果季风”剧场共播出了7部剧,这其中既有刷新都市剧品质新高的《我在他乡挺好的》,又有国内首部反盗猎短剧《猎狼者》……另外,还有抢占科幻剧题材前沿的《天目危机》在芒果TV纯网播出。
总体来说,因为总量的控制,刚在原创大剧上发力不久的芒果TV实现了对剧集品质的较好把控。同时因为适配台网播出、全年排播的需求,“芒果季风”剧场也做到了类型多元,实现了对核心受众群的聚拢。
从用户导流的角度来说,湖南卫视庞大的收视人群依旧具备为芒果TV提供会员增量的潜力。
芒果TV连续几年实现了盈利,会员盘子的增长前景仍然可观,如何将湖南卫视在电视端积累的庞大流量池引入芒果TV,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季风剧场的联动开播,显然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其次,它也是市面上所有互联网+剧场中,为数不多的非类型化剧场。
从命名就可以看出,“季风”二字更多与芒果TV对剧集原创力的渴望相关。前面提到,类型化剧场有通过稳定“窄播”增加用户黏性的优点。但对于已经在电视时代就积累了众多忠诚用户,甚至在社交网站上拥有粉丝群体“芒果精”的芒果系平台来说,非类型化剧场的优势要更明显一些。
非类型化剧场对题材的包容度大,能够规避特定类型的审美疲劳和发展退潮。没有了类型的框限,剧场在项目选择上可以更聚焦于主题拓延、制作品质乃至优秀人才资源。
比如,“芒果季风”剧场播出的家庭剧《婆婆的镯子》,是与“学院派”制作公司万年影业合作的成果。这部剧用碎片化结构取代强戏剧情节,颠覆了观众对家庭剧的刻板印象。
正在热播的《沉睡花园》,由老牌影视巨头华策承制,作为一部融合了心理悬疑和社会话题的爱情剧,它也成功触达了此剧的目标受众人群。
还有备受赞誉的《我在他乡挺好的》,这部剧既是周雨彤、任素汐等实力派演员的演技秀场,也是新人导演李漠的呕心之地。
凭借出众的品质,这部剧先后获评《新周刊》“新锐剧集”、豆瓣评分Top10大陆剧集,周雨彤也因在这部剧中的精彩出演,斩获了第32届华鼎奖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佳女主角奖。
目前,李漠已经以签约导演身份加入了芒果TV。可见,芒果TV通过“芒果季风”剧场聚拢人才、提升自制能力的规划,也在逐步实现。
今年10月底,芒果TV公布了2022年“芒果季风”剧场的重点片单,黄磊主演的都市平民剧《张卫国的夏天》、女性话题剧《妻子的选择》、陆川执导的都市行业剧《非凡医者》、基层医疗剧《我家的医生》,以及情感悬疑剧《江照黎明》等都位列其中,“芒果季风”剧场储备丰富。
剧集一直是视频网站最重要的内容品类之一,“芒果季风”剧场的创办意味着芒果TV进入综艺、剧集“两条腿”走路的稳健发展阶段。在长视频网站发展风云突变的2021,芒果TV在剧集业务上的进取,可能对长视频网站的角力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类型化剧场:
用稳定的“窄播”兑换用户黏性
视频网站类型化剧场究竟意义在何?从两季“迷雾剧场”的承继发展来看,它帮助爱奇艺巩固了自“奇悬疑”剧场以来,积累的悬疑剧受众群体。同时通过内部工作室与外部制作团队的合作,“迷雾剧场”也实现了基本品控,保证了中等品质以上剧集的稳态输出。
当“窄播”和稳态输出相结合,长久以来困扰国内长视频网站的一个难题——用户忠诚度的问题——就找到了破解之法。
但类型化剧场也并非没有局限。一方面,类型剧对观众的遴选程度很高,一个平台的品牌剧场只专注于一个类型,很容易导致过度“窄播”。另一方面,类型剧有相当明显的市场周期,这与类型创新的客观时间需要以及观众的审美变化都有关系。
仅就国产网络悬疑剧的发展而言,从2014—2015年由《心理罪》《暗黑者》带动的第一次坡起,到2017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掀起的第二次高潮,再到2020年由《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推动的第三次爆发,几乎每一次波峰之后都紧跟着2-3年的波谷。
结合今年迷雾剧场的一部先导剧《再见,那一天》,和《八角亭谜雾》《致命愿望》《谁是凶手》三部已收官的剧集来看,也确实没有出现比肩《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的新作。对国产悬疑剧有一些兴趣的观众,很难连续躲过这四部剧的进击,但类型化剧场确实受到了单一类型创作“大小年”的冲击。
当然,对于类型剧场的局限,爱奇艺在“恋恋剧场”的运营中也在尝试突破。今年5月开播的爱奇艺“恋恋剧场”,共播出了7部新剧,除了《月光变奏曲》和《世界微尘里》之外,其他五部都有“高概念”的奇幻设定。虽然高概念和偶像甜宠的要素并不总是适配,但类型+的探路值得肯定。
剧场的商业化:矩阵和溢价
矩阵和溢价,是剧场在商业化运营上最关键的两个概念。
“迷雾剧场”初期,爱奇艺就凭借剧场的内容矩阵和规模化效应,进行了整合招商,破除了市场对12集短剧商业营收的质疑。到了今年,优酷的“宠爱剧场”则将矩阵和溢价效应发挥到新的水准上。以“芒果季风”为代表的非类型化剧场的品牌溢价效应,也在逐步彰显。
从数量上看,优酷“宠爱剧场”上线的新剧要远超其他主流视频网站的类型剧场。如果从1月底上线的《风起霓裳》开始算起,今年优酷“宠爱剧场”播出了31部新剧。从剧集模式上则涵盖了版权、定制/自制以及分账剧等多种创作模式的作品。
如果说版权、自制/定制剧中A级以上的项目,放在平台的品牌剧场中还算顺理成章,将分账剧也列入其中分享流量和品牌溢价,就算得上“宠爱剧场”的创新了。
当然,这也与优酷在分账剧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关。仅就今年的“宠爱剧场”来看,都市情感剧《亲爱的柠檬精先生》、偶像爱情剧《我的邻居长不大》两部剧的分账收入,均突破了5000万,成为了同题材创作的分账冠军。
相较而言,非类型化剧场因为爆款更难预测,在溢价发挥上存在难度。但如果能靠稳定口碑出圈,也有进一步打开剧场商业价值的潜力。
2021年,在同一个“剧场化”赛道上,不同的平台跑出了不同的进取方向。会员数领先的,追求内容区分度和用户黏性;有后发优势的,追求创作力催化和用户引流;看重溢价效应的,追求在开放合作中充实内容储备。
今年以来,长视频行业震荡前行。网络清朗行动撼动了原有的综艺和剧集流量模式,全行业进入发展方向和节奏的调整阶段。
年末的利好消息是,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定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这是对长视频版权的有力保护,为全行业来年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长视频平台竞争进入下半场,剧场化运营作为撬动发展的重要杠杆,相信支点也将越探越清。
附:2021年视频网站主流剧场播出剧目
【文/铁皮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