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为营救钱学森回国,当年拿出什么筹码?让美国不容拒绝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古老的中华大地经历了重重战火,受到外国侵略者数不清的压迫,正是这段期间有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率先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鼓励中国青年积极前往国外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以用来建设和报效祖国,最终让中国赶超西方列强。

这种思想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激励了无数进步青年去国外学习先进知识,那时候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我国青年前往留学。但是这些青年虽说人在国外,心里却记挂着祖国,他们留学念书不为在毕业后得到一份高薪工作挣大钱,而是为了能回到祖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来建设祖国,救国救民。钱学森正是是当时许多进步青年中的一位。

中国为营救钱学森回国,当年拿出什么筹码?让美国不容拒绝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在上海,由于爷爷经营丝绸生意生财有道,所以钱学森从小家境殷实,得以有条件上学接受优质教育,钱学森的父亲青年时期曾经出国留学寻求救国之道,父亲的爱国思想对少年时期的钱学森影响很大,可以说奠定了钱学森一生爱国的思想基调。1935年,仅仅24岁的钱学森决定去美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日后回来建设祖国。

此后多年钱学森一直在美国攻读物理学,他初到美国的时候,新中国尚未成立,那时中国连年战争,政治局势动荡,不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安稳条件,钱学森毕业后不得已暂时留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为营救钱学森回国,当年拿出什么筹码?让美国不容拒绝

当时美国对华裔的歧视是很严重的,可即使在歧视华裔的大背景下,钱学森的才华还是得到了美国人的一致认可和惊叹,他们都在纷纷惊叹道中国竟然有如此聪明的人。钱学森在数学和物理等方面极有天分,他思维活络,学习知识非常快,在美国的这几年他很快就掌握了系统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并跟着美国多位核物理专家潜心研究,由于聪明又勤奋,所以他在原子弹、氢弹的研究方面都极有心得。

对于像钱学森这样的顶级人才,美国自然是想留住的。美国曾经给钱学森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包括美国绿卡,还有极高的薪酬等,但是这些都没有留住钱学森,因为他心中始终记挂着自己的祖国,只不过当时中国环境动荡一直在打仗,所以他暂时不能回去而已。

中国为营救钱学森回国,当年拿出什么筹码?让美国不容拒绝

新中国成立之后,钱学森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对祖国的思念,他很快向美国递出了回国的申请。但是美国当然不可能放过钱学森这样一位物理领域的尖端人才,于是美国人用各种方法,对钱学森回国的事进行阻挠,甚至将他软禁在自己的住宅中,还对他进行生命威胁。但是钱学森心中的爱国之心非常坚定,他不惧威胁,还是坚持要回国。

幸好那时候我国领导人非常重视人才,对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美国留学生一直持续关注,周总理等人一直在积极为钱学森回国奔走交涉。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正式以外交的方式对钱学森等人回国这件事与美国进行交涉。

中国为营救钱学森回国,当年拿出什么筹码?让美国不容拒绝

当时的美国自恃国力强大,十分傲慢且无赖地表示要坚决扣押中国这一批留学生。一群中国国籍的留学生被毫无理由地扣留在美国土地上,想一想真是十分荒谬。但是周总理一眼就看破了美国的阴谋,于是我国不断拿出筹码与美国进行谈判,甚至提出了用11个美国飞行员来交换这些留学生的想法。这11个飞行员其实是美国不能拒绝的筹码,因为这些飞行员都是战争后被俘虏才滞留中国的,如果不能借着这次交换留学生的机会回美国,可能这些飞行员不一定再有更好的机会回美国了。

美国对交换飞行员这个筹码当然是心动的,但是他还想耍一下空手套白狼的赖皮,看能不能耍诡计既让飞行员回来,又把留学生扣押在美国。于是美国使用了拖字诀,提出让中国先释放飞行员,自己再慢慢释放留学生的要求。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当然是不会同意的,最终美国在僵持日久下还是无奈答应了交换请求,就这样钱学森等一行人终于回到祖国。

中国为营救钱学森回国,当年拿出什么筹码?让美国不容拒绝

可以说钱老的回国殊为不易,回国后的钱老将自己的精力都用在了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上,因为他深知只有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了,才能不再受西方列强的欺负。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至此,中国人民也有了不再怕他国欺负的资本。如今强盛的祖国离不开钱老等一代人的努力,所以我们要铭记并发扬他们的爱国,奋斗精神,让祖国继续繁荣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