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勒和景差:生活在战国时期,后于屈原,与宋玉齐名的楚辞大家

唐勒和景差:生活在战国时期,后于屈原,与宋玉齐名的楚辞大家

(摄影:春桃)

唐勒和景差:生活在战国时期,后于屈原,与宋玉齐名的楚辞大家

余大中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即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宋玉、唐勒、景差,是战国时期齐名的三位楚辞大家。笔者之前专文介绍过宋玉,今天简述唐勒和景差的事迹。

唐勒,在世年代,大约自周赧王二十五年(前293年),至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之间。战国时期楚顷襄王熊横在位期间的楚国大夫,为政谨慎,莫敢直谏。文采过人,善于辞赋,以屈原的著作为楷模。东汉班固撰写的中国现存最早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载有唐勒赋四篇,至今已经全部亡失。当今有学者认为,《唐勒赋·御赋》,应当名为《论义御》,文中明显地表现出道家思想。

唐勒和景差:生活在战国时期,后于屈原,与宋玉齐名的楚辞大家

(作者:崔逢春)

景差(前290年-前223年),芈姓,景氏,名差。景氏出自楚平王。楚平王熊居全谥为“楚景平王”,其后人以谥命氏,为景氏。景差是战国时期楚顷襄王熊横在位期间的楚国大夫。当今有学者认为,景差的主要作品有楚辞《大招》,是一首招生魂的唱辞,为四言诗,在原有民间招魂词基础上改编创作的。竭力渲染在外奔波的困苦,描写家乡饮食丰厚、楼台绚丽、歌舞盛大、美女妖艳、宝玩珍贵,招唤魄魂归来,是对当时楚民族欲望追求的象征性写照。

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宋玉》一诗,对宋玉、唐勒、景差三位楚辞大家予以概述,十分精辟。全诗如下: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唐勒和景差:生活在战国时期,后于屈原,与宋玉齐名的楚辞大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