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在《知否》原著里,盛紘一共有三儿四女,分别是盛华兰、盛长柏、盛长枫、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和盛长栋。作为嫡长女,盛华兰是最受宠的孩子,哪怕是后面被惯坏了的盛墨兰,都比不上盛华兰受宠。

盛华兰生在父母感情最和睦的时候,那个时候,盛紘年轻有为,盛老太太宽厚大量,王若弗也没那么蠢笨、拎不清,林噙霜还未与盛紘搭上边,盛紘自然也没干出宠妾灭妻的事情。那个时候,盛华兰是家中的长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还在盛老太太膝下养育过一段时间。

盛紘给盛华兰挑对象的时候,也说过:“当时我就想,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了华儿,我不指着用华儿攀龙附凤,只希望她能嫁个有担当的男人,夫妻和睦,琴瑟和鸣,将来生儿育女,一生平顺。”

最终,盛紘精挑细选,选中了忠勤伯爵府的二公子袁文绍,理由是袁文绍沉稳识礼,威风凛凛,年纪轻轻就在五城兵马指挥司里谋了个差事,人品不错,由于家道中落过,所以这样人家的儿子会上进。

盛紘判断得不错,袁文绍的确比较上进,可问题是,袁文绍有一个极品老妈,害惨了盛华兰。更糟心的是,袁文绍是一个愚孝男。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盛华兰的婆婆袁夫人有多么极品?用原著里盛如兰指责袁夫人的三句话概括最为合适。

“你是不是又往我姐姐房里塞一大堆妾室通房了?那就是你又逼着我姐姐挺着大肚子给你站规矩!不然就是你硬叫我姐姐怀着身子替你管家?”

盛华兰流产了,袁夫人打着为儿子开枝散叶的旗号,往盛华兰屋子里塞了许多妾室通房;盛华兰怀了身孕,她让盛华兰挺着大肚子给她站规矩,丝毫不体谅孕妇的苦楚;盛华兰第二次怀孕,她逼着盛华兰去管家,而继承爵位的人不是盛华兰丈夫,盛华兰却得拿自己的嫁妆去填补亏空。盛华兰第三次怀孕的时候,袁夫人装病,抱走了盛华兰唯一的儿子实哥儿,却不好好照顾,害得实哥儿受伤。

那么,作为袁夫人儿子和盛华兰丈夫的袁文绍在干什么?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愚孝男,虽然知道自己的媳妇受了委屈,但认为千依百顺自己的母亲更为重要。

好在,盛华兰人到中年鲜花盛开,不仅在袁家站稳脚跟,而且与丈夫袁文绍越来越恩爱,到了中年还无比甜蜜。她可以过好,靠的是两点。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第一,娘家越来越强大,让她在婆家变得更加有底气。

盛华兰出嫁的时候,盛家还在登州,加上盛华兰是高嫁,所以远水解不了近渴,也没有底气给盛华兰撑腰。

随着盛紘的仕途越来越顺,成为了京官,盛华兰开始有了娘家作为后盾。接着,盛长柏中举,踏上了仕途,娶了高门贵女海氏为妻,妹妹们尤其是盛明兰嫁入高门,盛家的腰杆越来越硬,到了忠勤伯爵府都不敢小瞧得罪的地步,盛华兰在婆家的日子才好过了许多。

就像开头盛如兰指责袁夫人的时候,袁夫人下不来台,便说了一句“你们盛家姑娘金贵,咱们袁家伺候不起,不过赶紧接回去罢!”

听到了这句话,盛明兰当场站了起来,质问袁夫人的意思,此时,盛明兰是钦封正二品诰命,在座妇人中数她位份最高,众女眷只有巴结,哪有质疑的。

袁夫人再气,也不敢得罪了宁远侯夫人,不敢得罪了背后有强大姻亲撑腰的盛家,更何况,顾廷烨还是袁文绍的顶头上司,更得罪不起。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作家一本叔曾说:“不管嫁多远,姑娘们都请为自己留一张回程票。”

作为出嫁女,要懂得处理好跟娘家的关系,该尽的孝道尽到,该尊重的人要尊重(比如兄弟和他们的配偶),保持与他们之间的亲情,这样子,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娘家也可能成为你的后盾,帮你撑腰。

盛华兰之所以在袁家忍气吞声,是因为她没得选,在那个年代,女人要想光明正大地离开婆家,也就是和离,很难,一旦被休,不仅自己名声扫地,无法做人,而且会连累自己的娘家名声。

盛华兰懂得为家族考虑,自然,也得到了家族的庇护。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第二,盛华兰懂得用脑子过日子,抓住了丈夫的心。

盛家搬到京城之后,盛华兰回了娘家,告诉了祖母盛老太太自己的遭遇。当时,盛老太太告诉盛华兰,经营婚姻,需要用脑子。

之后,盛华兰懂得用脑子过日子。她知道,大嫂是婆婆的亲侄女,有了血缘关系在,婆婆一定会偏心,作为儿媳妇,她又不好天天去找公公告状。她要想在婆家站稳脚跟,只能依靠丈夫袁文绍,因此,她必须把男人的心抓住。

盛华兰是如何抓住丈夫袁文绍的心的?她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让袁文绍意识到母亲的偏心,意识到妻子才是真正对他好的人。

就拿袁夫人试图夺取盛华兰嫁妆给女儿做陪嫁这件事情来说吧!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盛华兰先是哭诉,打感情牌,诉说婆婆对自己的过分行为:

“不是我不孝,我只想问一句,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我陪嫁过来的银子早没了,衣箱里的好料子好物件也都叫母亲见天儿寻刮了去,如今她竟念想起那庄子来了,母亲,母亲……到底想怎样?家里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然后,盛华兰跟丈夫表达自己的痴情:“绍郎,若只有我一个,跟着你便是吃糠咽菜,也绝不喊半句苦!可是…可是…”

接着,盛华兰跟丈夫提到了儿女,担忧儿女的以后生活:

将来这爵位是大哥的,瞧着母亲这架势,家产咱们怕也分不到什么了;那几个孩儿们可怎办?上回我娘来已起了疑心,我哄她说孕妇穿旧衣裳舒坦,可庄姐儿身上的衣裳却骗不了人,回头我娘就送了两匹大红织锦来!外祖母送东西给外孙女还好说,若再有些旁的,岂不是打袁家的脸?

当袁文绍彻底偏向自己、帮自己出气的时候,盛华兰懂得见好就收,对丈夫更加体贴,把自己的嫁妆卖了,给袁文绍打点,让袁文绍更加感到内疚。

久而久之,袁文绍看出了袁夫人的偏心,感到无比心寒,逐渐倒向了盛华兰那边。抓住了男人的心,加上盛明兰出的馊主意(给盛华兰公公找了个姨娘,让袁夫人没空欺负儿媳妇),盛华兰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女人经营婚姻,需要用脑子,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婚姻能不能继续,还有没有救,关键不在公婆身上,也不在七大姑八大姨身上,而在男人的身上。若是你认为那个男人还有可取之处,还有可能过下去,你就要想办法抓住他的心。无论是婆媳矛盾也好,亲戚关系也好,只要男人的心在你这边,你就不用愁了。

《知否》“人到中年鲜花盛开的”盛华兰:她能过好,靠的是两点

END.

今日话题:你对袁文绍愚孝的行为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