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斗的最激烈的时候,姚崇和宋璟可是李隆基的忠实拥护者。虽然他们提出外放太平公主最终不得不被贬出京城,但是这并不影响李隆基把他们当做功臣来看待。他们想不到的是有一天自己还会回到京城,并且受到皇帝的重用。他们曾经被贬的经历恰恰使他们现在成为李隆基最放心的人,所以只要上天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马上会被召回。那么是在咋样一个机缘恰合之下,姚崇遇到了这个机会,他又是怎么把握住这个机会的?

先天元年10月,李隆基前往渭川打猎,就在那里召见还在同州当刺史的姚崇。但是姚崇是没有得到任何风声说皇帝要召见他,他感觉返回京城的这个机会快要到了。君臣两个人就开始了对话。不过在对话的初始阶段,双方还仅限于拉家常阶段。李隆基:''你会打猎吗?''姚崇:''小时候练过,年轻的时候在老家的时候经常做这个,但是后来有人说我适合做官,于是我就努力读书去了,虽然我现在体力不如当年了,但是打猎的技术还是没有倒退的。''
其实姚崇是在暗示皇帝他虽然老了,但是本领还是在的,姚崇说完,李隆基笑了笑,之后两个人便骑马往深林深处而去。打猎的过程,两个人处的非常愉快,也聊的十分惬意。但是这个李隆基是一直没有切入正题,这真是要急死姚崇。打猎结束之后,李隆基说道:''爱卿在外面太久了,应该回到朕的身边,辅佐朕啊!''李隆基这话并将没有强制的味道,反而像是在征求他人的意见。在他看来,他真是给足了姚崇的面子,他一定会认为姚崇会立马跪在地上谢恩,但是李隆基还是猜错了这一次。
姚崇将头扭向了另外一边,这时候的李隆基不知道姚崇在搞什么鬼。正当李隆基准备发问的时候,姚崇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只是他并没有直接对李隆基说会为他效犬马之老。而是向这个年轻的皇帝提出了10个问题,姚崇向皇帝提出了10个施政理念,而且他说出每一条之后,都会加上''可乎''两个字,姚崇是在向李隆基提出自己的要求。
但是要做到这几条那有这么容易,但是这时候李隆基面对姚崇的提问,他觉得似乎找到了那个人,而姚崇不知道的是,这正是李隆基所期待的。之后李隆基就都答应了他的要求。''朕都答应你,这样你可以做朕的宰相了把!''李隆基问答,''臣愿意,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在一切条件全部满足之后,剩下的就只剩下协议了。
姚崇是有准备的人,他切望有一天能够重回宰相之列,所以他估计准备了很久。而且提出的几个问题都是准备好的,这一次既是对李隆基的考察,也是他能力的一种展示,一个人有才华,也要有伯乐赏识他,李隆基就是姚崇的伯乐。在那样一个机缘恰合之下,姚崇回到朝廷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