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商州一老人想为曲艺事业奋斗终生

“商州民间精彩优秀的艺术非常非常多,我们反复在挖掘,但是始终挖掘不尽。这些年来,我们跑遍了商州的各个角落,一共挖掘了400多首曲子。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还要把这个事情搞下去!”商州曲艺家协会主席王志儒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从小跟随堂叔一起学习花鼓

利用工作之余练就一身本领

12月24日,记者见到王志儒的时候,他正趴在床上整理由他亲手书写的他和他的团队这些年来搜集整理的资料。见到记者来访,王志儒非常地热情,虽然他今年已经年过七旬了,但是从整个人的精神气来看,却显得非常年轻。

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商州一老人想为曲艺事业奋斗终生

王志儒家住在商洛市莲湖公园附近,他每天除了在家研究那些资料,就是组织一些人去大山深处去“探寻宝物”,在他看来,商州民间传统曲艺是他取之不尽的宝藏。

在王志儒八九岁的时候,就就开始跟着堂叔学皮影戏、唱小段、吹竹笛、拉二胡和低音板胡。从12岁起,他就利用寒暑假期间跟着戏班子一起外出演出,当时只是为了挣点儿供下学期使用,15岁的王志儒,通过拜师成了正式(合文)戏子。

因为对曲艺的热爱,王志儒在工作之余经常拿着二胡等乐器研究曲子。现在的他练就了一身本领,比如花舌、皮影等,他告诉记者,在他认识的人里面,几乎没有会耍花舌的。

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商州一老人想为曲艺事业奋斗终生

退休后成立曲艺家协会

经常前往大山深处“探宝”

2005年退休后,王志儒便创办了商州曲艺家协会,在商州区文联的支持下,他开始进入秦岭深处去探索民间曲艺文化。王志儒说:“商洛位于南北交汇处,深受秦风楚韵文化的影响,所以民间精彩优秀的曲艺非常非常多挖掘不尽。在我们探索中发现,这些民间文化基本上都位于大山深处,山越深蕴藏的越深,山越浅就少一点,平川几乎没有。”

据王志儒介绍,地势越偏僻,信息就越闭塞,人们的精神就越匮乏,繁重的体力劳动给人们提供了热情放歌的需要。又因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使得大山深处的曲艺文化非常丰富,可以说曲子、情歌、道情、花鼓、山歌、童谣、民谣等样样俱全,这些曲子委婉动听,清脆缠绵,让人听后感到回味无穷。

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商州一老人想为曲艺事业奋斗终生

“月亮爷光光,把牛吆到梁上……”说着说着,王志儒就开始唱了起来,这些曲子对于从小在商州长大的记者来说有所耳闻,只是从来没有正式静下心来好好听过。王志儒说:“商州民间这些曲子非常的接地气,它讲述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点滴,有些调子听起来很简单,但是非常的细腻又耐人寻味。”

十几年来,王志儒和他的团队几乎跑遍了商州的各个角落,一共挖掘了400多首曲子。据王志儒介绍,像广东坪、西牛槽,砚池河等地,他们去了不下十次,每次都有新的收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对传统曲艺的热爱,王志儒称,虽说出去采集曲子是累点儿,但是他可以从中获取快乐,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原商洛市青少年文化站站长郭志康说:“我和我陪同王志儒同志16年,走遍了商州的东南西北山区,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负责,回家后,对搜集到的成果,自己拉二胡、拉扬琴并亲自演唱使之完善,王志儒同志是非常热爱商洛花鼓和商州曲子之人。”

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商州一老人想为曲艺事业奋斗终生

很多老艺人离世使他感到担忧

下定决心要加大力度去挖掘

“会唱这些曲子的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几乎没有几个,它们的传唱方式多为口传心记,文字记录很少,”王志儒说,“我们边采集那些老艺人边离我们而去,可见这些优秀的东西,要抓紧时间,下功夫去好好挖掘一下,几乎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王志儒拿话筒的手一直在抖,但是他在采集曲艺的过程中热情高涨,几乎可以忘记自己的真实年龄。商洛市商州区文联办公室主任孙建奇说:“商州曲艺家协会主席王志儒今年76岁高龄了,但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激情,绝不亚于商州文艺界的中青年,这几年来,他带着他的团队走遍了山阳、商州等地,抢救性搜集整理商州曲艺节目,为商州的文艺事业,特别是曲艺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商州一老人想为曲艺事业奋斗终生

“在采集中,我发现这些民间艺人的脑子里蕴藏着很多很多宝贵的东西,亟待人们去挖掘。但是随着时间段推移,很多民间曲艺随着老艺人们的离世而永远地消失了。我热爱曲艺事业,不希望这些优秀的文化就这样消失,所以我想在有生之年,继续做好曲艺搜集整理,将这份工作继续坚持下去。”王志儒说。

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编辑 刘鹏

年过七旬工作热情却不亚于年轻人,商州一老人想为曲艺事业奋斗终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