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北五虎将之一的他,为何不顾骂名,也要当场处决5000俘虏

战争一向是残酷的代名词,中华上下五千年,从不缺乏对战争惨烈状况的描述。中国近代的抗战是离我们最近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无数英雄用他们的鲜血谱写了战争的悲壮。

而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奋战在抗战第一线的抗日名将,他就是宋哲元。

西北五虎将之一的他,为何不顾骂名,也要当场处决5000俘虏

宋哲元,山东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家境贫寒,于是他勤奋读书,刻苦练武,立志要改变家庭的现状。1910年,从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的宋哲元追随冯玉祥,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在1922年的直奉会战中,由于他出色的表现,成为了陆军少将,也是西北的五虎上将之一。

在那个年代,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各地军阀层出不穷,宋哲元也是其中之一。那段时间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当时在西府凤翔就有一位臭名远扬的强盗军阀,他就是党玉琨。此人生活堕落腐败,恶习俱全,而且他的鸦片瘾非常大,为了获取更多的财物供自己挥霍,把西府附近的古墓都挖了一遍。后来,冯玉祥与陕西各部的矛盾不断升级,1928年,冯玉祥便派宋哲元去讨伐党玉琨。

西北五虎将之一的他,为何不顾骂名,也要当场处决5000俘虏

当时党玉琨驻守在凤翔城,凤翔城又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宋哲元一开始采用的是强攻的战略,但是死伤惨重。之后宋哲元就用炸药把凤翔城的城墙,集中攻击想要抢救此处城墙的守军,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党玉琨在战乱中被打死了,他的手下有5000多名士兵被宋哲元俘虏。对于这些俘虏,宋哲元非常的厌恶,他深知这些俘虏已经养成了鱼肉百姓的习惯,如果饶过他们,他们可能四处逃窜,继续为祸百姓。宋哲元怎么能容忍这种隐患的存在,于是他下令当场处决了这5000多名俘虏。在当时,他的这一行为受到指责,他忍受着人们的唾骂,但他并不后悔。

西北五虎将之一的他,为何不顾骂名,也要当场处决5000俘虏

事实上,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宋哲元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他处决了那5000多名俘虏后,陕西境内的土匪都望而生畏,选择了投降后者是逃亡了,之后都没有土匪再敢来作乱。

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哲元还是一位永远冲在第一线的抗日英雄,1933年的长城抗战之中,他率领的军队腹背受敌、孤立无援,但他并不胆怯,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最终取得了胜利。1935年,以宋哲元长城抗战为背景而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响彻大江南北。

宋哲元的一生复杂曲折,令人感叹,凤翔城大屠杀,受千夫所指,抗日战场,战功显赫。我们不该只看到他大屠杀的一个方面,他的这个行为,也间接的保护了陕西地区的安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