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下五千年—禹伐三苗

三苗是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一古民族,也被称为三苗民、有苗、有苗氏、苗民,有 “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崇拜蛇图腾。

三苗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古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三苗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时,三苗部落就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

上下五千年—禹伐三苗

蚩尤是九黎大酋长

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huān dou]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驩兜流放到崇山。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又有不服,舜于是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传说中三苗是一个较为先进的民族,三苗就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墨子·兼爱下》载有《禹誓》,即禹征三苗时的誓师之词。禹又与不服的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便鲜见三苗的活动了。

上下五千年—禹伐三苗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三苗即现在苗族的祖先,其中一个原因是今日岜沙的苗族人仍然保留有过去三苗人以麻跟头发一起挽髻的传统;但另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保留意见。

注:驩兜[huān dou],又作欢兜或驩头、鴅兜、鴅吺,是鲧的孙子,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苗族首领。《山海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传说因为与共工、鲧一起作乱,而被舜流放至崇山。现今的崇山在湖南张家界市,当地山上驩兜墓、驩兜屋场、驩兜庙等古遗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