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小鹏自曝:雷军造车是我“怂恿”的

12月25日晚间,在央视《对话·挑战者》节目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畅谈了小鹏汽车的成长故事以及对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看法。当提及雷军的时候,何小鹏表示,当自己打算全身心去造车的时候,实际上找过雷军好几次,但雷军认为造车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不太希望何小鹏造车。当主持人提到雷军现在也入场造车了,何小鹏坦诚是自己“怂恿”雷军去造车的:“我一直建议雷军造车,因为手机与汽车相比,汽车会更酷。”

3月30日,小米集团正式宣布入局造车,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 愿意押上全部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据了解,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

何小鹏自曝:雷军造车是我“怂恿”的
何小鹏自曝:雷军造车是我“怂恿”的

2020 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市场智能机销量约3.07亿部,同比下降 21%,这是2017年国内智能机市场出现销量下降以来连续第四年销量下滑。另一方面,2021年1月4号新年开盘首日,小米股价突破35港元,市值8800亿,而时至今日小米股价为18.64,市值4658亿,小米不得不另谋出路。

事实上,雷军也曾表态自己选择了造车是源于对汽车行业有一定认知,雷军称从2013年开始就对电动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去硅谷拜访了特斯拉的CEO马斯克,也参投过近十家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公司,所以才选择造车,当时何小鹏还为其送上了祝福。

10月19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直言:做汽车并不是为“出风头”,现时电动车已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加上有同行都已经在做,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据了解,目前小米汽车已确定落户北京经开区建设工厂并分期实现年产量30万辆计划,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雷军预计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

何小鹏自曝:雷军造车是我“怂恿”的

在节目中,何小鹏被问及小米造车与小鹏汽车的竞争问题,何小鹏表示,他和雷军有一个共识,将来在全球市场上,如果有一个友商是你的好兄弟,你肯定会更愿意。因为汽车市场和互联网不一样,它不可能是赢者通吃的,它一定有大量的机会给更多的合作伙伴。

此外,何小鹏还谈到“蔚小理”今年的发展状态,何小鹏称在理想汽车李想、蔚来汽车李斌以及他三个人之间,2021年李想是过得最舒服的,自己和李斌都比较困难。当提及2019年的至暗时刻,何小鹏表示,2019年下旬,他跟李斌有一次凌晨坐在海边聊了好几个小时,就特别希望蔚来能够挺过去,因为蔚来如果挺不过去,我们也很难。

何小鹏自曝:雷军造车是我“怂恿”的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月造车新势力品牌中,蔚来、理想、小鹏的月度交付量均超过万辆,其中小鹏汽车交付量最高为15613辆,理想汽车付量为13485辆,蔚来汽车交付量为10878辆。从年度销量来看,今年前11个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82155辆,理想汽车为76404辆,蔚来汽车为80940辆。从数据上看,不管是11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小鹏汽车都领先于蔚来和理想。

何小鹏自曝:雷军造车是我“怂恿”的

从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小鹏Q3汽车交付量为25666辆,理想为25116辆,蔚来为24439辆,同样是小鹏汽车最高。不过,小鹏汽车卖得最多却亏得最惨,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15.95亿元,高于蔚来的8.35亿元和理想的0.22亿元,或许何小鹏所言“李想过得最舒服”指的或是这个。据央视财经推算,小鹏汽车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约6.2万元。

回顾小鹏汽车的发展历程。资料显示,小鹏汽车创立于2014年,虽然成立时间仅7年,但已成为国内新势力造车头部品牌之一。说起来,“小鹏汽车”这个品牌名字也是有风波,多次被吐槽“没有档次”、“名字太土”等。在节目中,何小鹏也表示,自己曾经确实认为这个“小鹏汽车”有点土,但是现在不会觉得了,“当你投入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名字是一种责任感,现在他的期望是让这个名字能够走向全球。”

何小鹏自曝:雷军造车是我“怂恿”的

今年7月,小鹏汽车在香港正式上市,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排名中,小鹏汽车位居第二,仅次于蔚来汽车,不过与蔚来和理想有所不同的是,小鹏汽车对于汽车有更高的追求,小鹏汽车希望汽车不仅可以在地上跑,也可以在天上飞,何小鹏在上月公布2024年以后的汽车将会有少部分飞到天空,2030年会更大范围地占领天空。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眼下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还是缺芯问题,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何小鹏称,预测新能源汽车行业下一个洗牌时间在2023年底到2025年之间,届时将会有更多的新造车企业产品出现因此也会迎来巨大的变革。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