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海南岛,是国共两方在大陆上的最后一战;此战之后,国共两军几乎再无大的战役。海南岛之战,是我军第一次进行的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解放军仅仅依靠木船就成功突破国民党陆海空立体防御,堪称中外战史上的奇迹。那么1950年解放海南岛,国共双方的最高指挥官是谁呢?

首先我军的最高指挥官是邓华上将,他出身于湖南的书香世家,17岁入党,18岁上井冈山,算是我军的老革命啦。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和红军西征都有邓华的身影,数十年枪林弹雨,南征北战,邓华始终冲锋在革命战争第一线,是我军不可多得的一名战将。
抗战爆发后,邓华担任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8年初,邓华升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委,率部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和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了10万人的抗日武装。
抗战胜利后,邓华跟随林彪出关,担任东北任保安副司令,参与创建东北野战军。东野成立后,邓华担任第7纵队司令员,曾率部17天内连克5城,攻灭国民党3个精锐师,战功赫赫。
辽沈战役后,邓华率部入关,一路南下,一直打到广东。新中国成立后,邓华担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兼13兵团司令,受命统帅13兵团,约10万将士,收复海南岛。海南岛之战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因为我军既没有渡海的战舰,也没有制空的飞机。琼州海峡虽窄,但对于当时的我军来说,仍然是天堑。
邓华吸取我军金门岛渡海作战失利的教训,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在正式渡海作战之前,邓华就悄悄安排两批约8000多人的精锐分队偷渡到海南岛,并在岛上游击队的接引下,成功潜伏下来。
邓华根据偷袭情况,摸清了敌人的守备弱点,最终在1950年4月16日晚间,组织6个团,乘300多条双桅篷木船,从雷州半岛南端准时强渡。我军将士冒着敌人舰船炮弹,舍命渡海,用生命和鲜血突破了国民党在海南岛的立体防御,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成功解放海南岛。
而国民党防守海南岛的最高指挥官是薛岳,保定军校毕业,是国民党抗日名将。薛岳是粤军出身,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警卫营营长,在战场上有薛老虎之称,作战凶悍无比。抗日时期,薛岳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自创天炉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轰动国内外。
薛岳被公认为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有抗日战神之称。但薛岳并非蒋介石的嫡系,而且有反蒋的黑历史,所以一直不受蒋介石的重用。国民党败退大陆时,薛岳被任命为海南岛防卫司令,带领从广东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守卫海南岛。
薛岳到达海南后,首先将大陆败退过来的国民党军进行整编轮训,恢复军心士气。然后向蒋介石申请调来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和空军四个大队协防琼州海峡。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薛岳在海南岛构建了坚固的环岛立体防御体系。
但是大势之下,薛岳的努力注定是白费的,国民党军早成了惊弓之鸟,都不敢和解放军作战。解放军一登陆海南岛,国民党守军就溃散了,再加上岛上本来就有数万的游击队在活动,薛岳只能含恨逃离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