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东北最早有稻遗存遗址

大连试种的袁隆平院士“海水稻”

辽南地域风情的自然生态

……

《最美大连行》最新创作的第8季作品

《稻乡澎湃》

27日起每天1集

在大连新闻综合频道晚间八点

正式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重磅制作出品4集4K超高清系列纪录片《稻乡澎湃》,该片为本土原创的纪实栏目《最美大连行》最新创作的第8季作品,片中以影像形式首次对外呈现了距今3千年的东北最早有稻遗存遗址、大连试种的袁隆平院士“海水稻”、极具辽南地域风情的自然生态等内容。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全片拍摄历时近8个月,成片总计近2000个镜头,外拍场景涉及大连13个乡镇街道及盘锦、丹东等地,采访里程超过13000公里。

《稻乡澎湃》是大连首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现实题材纪录片,每集30分钟。

该片以辽南水稻传统种植区为主要剧情发生地,通过纪实方式,讲述了乡村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们的引领带动下,如何面对挑战、努力追求幸福,在探索富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涌现出的一系列催人奋进的时代故事。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全片对辽南乡村正在进行中的奋斗实践进行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入观察,同时,以农业与市场、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土地等为社会背景,对振兴内容进行了多重视角的刻画,特别对涉及粮食安全、国际国内双循环、疫情防控等诸多现实题材进行了极具价值感的投射和挖掘。

整部作品用引人入胜的视听语言和前延交叉叙事结构,细腻明亮地塑造了新时代乡村农人群像,在直抵现场的讲述里,记录这一年由辽南乡村脚踩大地走出的振兴史诗。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重磅纪录片,明日起播映

创作手记——

在乡村,感受中国的行进

12月10日,《稻乡澎湃》历时8个多月的外景拍摄圆满封镜,这是大连本土原创纪实栏目《最美大连行》的第8季作品。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节目组采访里程超过了13000公里,我们用一个讲述乡土故事的纪录片,赶在年终岁尾,向这一年所有为努力而坚持的人,献上一份最真诚的敬意。

作为大连第一部为“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专门创作的纪录片,四集篇幅到底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年度叙事?与以往相比,《稻乡澎湃》与《最美大连行》此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稻乡”?从何而来的“澎湃”?这样一部偏重主题叙事的片子,好看吗?

那就先从水稻讲起。

水稻原产中国,这个知识点想必很多观众都了解,但很少有人知道,大连是中国本土水稻最早的落脚点之一,而大连“大嘴子遗址”则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北的有稻遗存遗址,某种程度,东北地区是以“大嘴子”为标志,从原始社会迈入农耕文明。如今,整个大连仍保有近30万亩稻田和绵延黄海北岸的数十个以农事为主的村落,可以说,大连的农耕传承有序,既有前世更有今生,如果溯本清源,是“大嘴子”的水稻,才使大连文明锚定了坐标,但《稻乡澎湃》并非是一个解读历史的片子,历史的厚重已经留在昨天,我们更关注的是这片土地的今天,那些远离都市的农人如何脚踩大地,深沉地推动着中国持续前进。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与商业片设计考究的剧情相比,纪实状态下的乡村虽然不乏真实,但真实的记录很难有起伏的剧情,好在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一旦进入剧情,往往出人意料,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真实震撼力。

《稻乡澎湃》主要讲述了5个村落的人物故事。

阿福是土生土长的稻农,土地给了阿福以富足,他相信接下来还会带来更踏实的未来。采风时我们了解到,阿福今年除了种地,又琢磨起稻田养蟹的事儿,为这事,阿福开春特意跑到盘锦花了四五万元买到了蟹苗,我们也一路跟拍辗转上千里。在阿福之前,当地人养殖河蟹从未成功过,不过农人丰满的理想还是充满了朴实的幸福感。但人算不如天算,自从买了蟹苗,想“躺平”的阿福再也没闲过,倒不是养蟹忙,而是蟹苗出了大问题,上千亩“稻田蟹”死的死,扔的扔,白白折腾了好几个月。面对现实的击打,阿福还相信土地、相信梦想吗?《稻乡澎湃》记录了阿福这段起伏跌宕的故事和生活里那种最常态的粗糙磨砺。

与《最美大连行》往季作品相比,这季作品采用了全新的前延交叉叙事结构,四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人物的命运是全篇主线,剧情以真实发生的事件做推动,四五分钟一个段落,节奏紧凑明快。而在面对当下时,我们更多地是以现场纪实突出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多样和复杂。

《稻乡澎湃》的开篇直接进入现场,单机抓拍了一场海里发生的激烈冲突,用原声同期直击乡村社会的真实生态。说起来,以这样一种情绪视频作为主旋律纪录片的开场并不多见。乡村振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这项事业并非一蹴而就,《稻乡澎湃》之所以采用这种叙事风格,是想在记录之外再多一些带有社会价值感的观察,用自己的田野调查探寻这片土地在困难面前的智慧和抉择,从而更充分反映乡村自身发展的社会逻辑。纪录片的创作不光是记录,也应该有对社会的瞭望。在全篇四集里,从老田改种到生姜出口,从大、小西红柿之争到海洋资源保护,我们发现稻乡千百年形成的小农思维已开始分解破碎,“三农”正迎来全新的变局,乡村虽然跋涉但不曾止步,这也使得振兴的交响愈发嘹亮。

《最美大连行》栏目创建5年,已经推出了29集(部)纪录片,这些作品大都以乡村题材为主,我们希望这些乡村故事不仅是一个个年份的回望,也是面向未来的大连、希望的中国的“时代索引”。

故事仍在继续,那些追求幸福的模样,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既高尚又令人钦佩。

《最美大连行》制片人、总导演孙晖

文图:《最美大连行》提供

编辑:徐琳、苏昕

美编:秋菊

校对:魏红

责编:李元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