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泼皮破落户

”这个在《水浒传》中经常出现的角色,本是形容长期流浪的无业游民,他们整日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或者混迹于各种交际圈。据《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北宋开封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20万,而且有40%以上都是外来移民,这也为这些无业游民提供温床。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这些无业游民住哪儿

宋朝没有明朝或者清朝这种严格的户籍限制制度,因此百姓可以自由流动,虽然也有籍贯统计等,但是没有唐朝时期管理那么严格,唐朝长安采取坊市制度,各类居民生活在坊内,到了晚上闭市,各坊市之间是不能流动的。而宋朝是没有这方面限制的,沿街店铺非常多,居民夜生活非常丰富。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而且宋朝对于土地兼并是放任不管的,所以宋朝的土地兼并非常频繁,辛弃疾的《最高楼·吾衰矣》中记载:“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指的就是北宋土地,如果放上一千年,就能够轮换八百个主人,每家门上的锁,可以有很多人能打开。这些土地频繁的兼并,带来的就是土地的集中,虽然能换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也换来很多失去土地的流民。

这些流民大都会在城市中居住,而且当时开封城,为了应付这些外来移民,还特别提供廉租房。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天禧年间,也就是公元1017年,当时宋朝政府提供有2万3千间廉租房,如果按照当时开封常住人口100万来计算的话,大概有20万户(按照5人一户统计),也就是说这2万廉租房能够提供给10%开封居民去申请。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从《宋会要辑稿》看到宋朝政府提供的这2万多间廉租房,共计收到14万贯的房租,平均下来每日租金不到17文,宋朝当时每日工钱大概在100文到300文之间,大部分百姓都能够租得起的。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

“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

当时开封城有很多沟渠,这些沟渠挖得又宽又深,很多租不起房屋的居民会躲在这些沟渠内,这些地方也是地痞流氓,坑蒙拐骗之人藏身之地。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如果这些无业游民去做临时工,按照每天一两百文的工钱,生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或者像《水浒传》中的武大郎一样,做一门生意,租一套不错的庭院,找一个老婆,生活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想短时间内,在开封买套房是非常困难的。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宋朝开封房子是非常贵的,一套普通的住宅大概也要1300贯,如果是地段比较好的豪宅,至少要几十万贯,按照当时购买力换算,在今天也要几千万的价格,所以普通百姓是很难买得起的。

这些无业游民都做什么工作

《水浒传》开篇就写了“泼皮破落户”高俅,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记载;

“话说故宋哲宗在时,东京开封府汴梁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高俅这个“无业游民”,玩的最好的就是足球,京城里为了叫着方便于是叫他高毬,后来高俅发迹了,便把“毬”更改为“俅”。高俅这类“泼皮破落户”就是混迹于各种高档会所的高手,他们这类人通常是事业破产,或者家道中落,但是以前殷实家底,让他学习了很多技能本领。《水浒传》中记载“这个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也就是说高俅吹拉弹唱,硬底功夫,诗词歌赋等样样精通。

如果按照现在评价标准,他的这些爱好需要很多时间,以及很多金钱才能培养出来的,这可不是一般的“破落户”,而是没落贵族。那么高俅如何发迹的呢?《水浒传》中记载

“高俅看到气球过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了一个鸳鸯拐踢还给了端王。”

他依靠自己精湛的球技征服了端王,于是一路高升。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另外一种“泼皮破落户”是哪些呢?在《水浒传》杨志卖刀这一回中,杨志遇到了牛二,这个市井里的泼皮。

杨志看那个人时,原来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的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这种泼皮犯了很多罪,打了很多官司,开封官府也拿他没有办法,这是治不了的刁民,横行乡里已经习惯了。牛二说是买杨志的刀,实际是要强取宝刀。于是便有了杨志忍无可忍,只能出刀杀了他。最终官府也没有严判杨志,被打了二十脊杖,发配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泼皮破落户”产生的原因

宋朝前期农民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耕农,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另外一种是替贵族或者地主耕地的农民,他们被称为庄客。但是到了宋朝后期土地兼并非常厉害,导致这些自耕的农民逐渐成为流民。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王安石新政曾经颁布“青苗法”,当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由政府提供贷款,等到秋收以后再把这些贷款给换还上。这项措施本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地主乡绅利用青黄不接强取土地,但是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却走了形,各地地方政府利用“青苗法”强制摊牌贷款,无意中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剧了农民的破产。

高俅、牛二只是众多流民中非典型案例,大部分流民都处于贫苦状态,需要政府来救助。

宋朝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救助这些流民,比如针对穷苦百姓的生育救助,养老救助,殡葬救助等。比如《宋史.高宗本纪六》中记载:“

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给钱养之

”宋朝给不能生育或者没有子嗣的家庭,发放补助救济。同时宋朝还成立了“慈幼局”,类似于幼儿救助站,对于养不起孩子的贫困家庭,可以送到“慈幼局”进行统一抚养。而且宋朝还成立了“居养院”,凡是60岁以上的鳏寡孤独老人,都可以进入“居养院”进行疗养。政府还在京师地方划出一块荒地,用来收葬那些没有亲属的死者。

《水浒传》中那些流浪汉,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生活?

但是宋朝贫富分化非常严重,而且人口流动频繁,导致当时开封聚集了大量的流浪乞丐。宋神宗曾经颁布“惠养乞丐法”,每年十月入冬之后,会对流浪乞丐进行登记,每人每天发放米豆一升,一直发放到第二年三月份。

除了政府救助,道观,寺院等民间组织也是救助的主要力量,这些都是由地方乡绅,商人支助兴建,功能和政府福利机构相似,对这些流民进行救助。但是整个开封流动人口庞大,而且地方救助力量薄弱,所以才会导致部分流民聚集梁山泊,聚众起义,成为朝廷的隐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