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玄武门之变,因何而起,问什么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由于中国历史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就导致每一个人都希望成为皇帝,皇帝拥有着绝对的权益,他不仅仅可以号令天下英雄,而且可以掌握每一个人的生杀大权。而怎样传承皇位也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面临的重要问题: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总是受到破坏,因为有的皇长子没有受到重视,有的小儿子反倒成为了皇帝。

《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

玄武门之变,因何而起,问什么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例如,在唐王朝玄武门之变就对皇帝的传承方式大加鞭挞。李世民虽然不是长子也不是太子,但是他通过流血革命的方式发动了军事政变,将自己的兄弟全部杀害,从而顺利地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禅让皇位给自己。

这样的方式自然就成为后世效仿的一种手段,例如,明成祖朱棣也是通过这样,非传统非典型性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我们今天就要了解革命流血政变所对皇位造成的影响,以及玄武门之变内部所纠缠不清的细节问题。

玄武门之变,因何而起,问什么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因为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之前就建功立业,他不仅仅将各个地方的农民起义全部平定,然后还借此机会扩展了自己的势力,使得自己的军队规模更加庞大,在每一个地方都享有更高的声望。

所以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就非常的嫉妒李世民,他们认为李世民一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一定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好的待遇,这使得内部的党争一触即发。想要杀掉李世民,自然需要一个完美的计划和长期的过程,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两个人早就和李渊的爱妃相勾结,他们希望能够在暗中陷害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因何而起,问什么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在公元621年,李世民受到自己父亲的再一次分封成为了上将军,与此同时,李世民建立了汇集各方面人才的文学书馆,并使自己手下最为卓越的谋士杜如晦担任文学主管,也就是当时的中郎将,他为李世民管理自己的谋士体系。此时李世民也经常和杜如晦讨论各种文学书稿,常常废寝忘食。

这样的行为举止都被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看在眼里,所以他的哥哥就希望能够和弟弟李元吉一同谋划,想要将李世民这个心腹大患除掉。如果想要除掉李世民,那自然要将他身边最有用最为出色的谋士都驱逐出他的门外,所以李建成亲自给自己的父亲上奏,希望能够将房玄龄和杜如晦驱逐出京城。

玄武门之变,因何而起,问什么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在626年,李建成趁机拉拢李世民身边的重要防卫人员尉迟恭,但是尉迟恭在此时大义凛然,拒绝了这样的拉拢。所以李建成恼羞成怒,他希望能够趁此将尉迟恭消灭,斩断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这样的计划没有成功,所以李建成又一次向自己的父亲上奏,希望能够将李世民身边的心腹大臣尉迟恭推进监牢。

这样的步步紧逼使得李世民难以喘气,在李世民的保释之下,自己的将军尉迟恭又一次回到了李世民的身边。并且尉迟恭回到李世民的营帐之中以后,就立刻告诉自己的主公,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在昆明池这个地方将李世民谋害。

玄武门之变,因何而起,问什么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当这件事传入到李世民的耳中之后,他就立刻召集长孙无忌和自己的心腹大将,希望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又因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要好的兄弟,他们血浓于水,所以李世民也不愿意痛下杀手。

此时尉迟恭又一次站出来建言献策,他认为如果此时因小失大,妇人之仁,那以后江山社稷必然会落入别人的手中。所以他们都建议李世民断然不可犹豫不决,如果李世民不同意趁机先发制人,那么尉迟恭和长孙无忌都会立刻逃离,因为他们不想要跟着君主一同赴死。

玄武门之变,因何而起,问什么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这便是整个玄武门之变得经过。我们通过这样的经过,也可以从细节化的角度感受到这件事情的杀机四伏,也正是因为有了玄武门之变,才使得后世每一个人都想要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夺得皇位。但这样的方法究竟是否奏效呢?我们还需要深入地去分析每一次军事政变所对皇帝继承产生的影响。

参考资料: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