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問什麼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由于中國曆史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就導緻每一個人都希望成為皇帝,皇帝擁有着絕對的權益,他不僅僅可以号令天下英雄,而且可以掌握每一個人的生殺大權。而怎樣傳承皇位也成為了封建統治階級面臨的重要問題:宗法制和嫡長子繼承制在古代總是受到破壞,因為有的皇長子沒有受到重視,有的小兒子反倒成為了皇帝。

《舊唐書太宗本紀》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賢,失愛于昆弟,失教于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堯不能訓丹朱,斯前志也。當神堯任讒之年,建成忌功之日。

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問什麼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例如,在唐王朝玄武門之變就對皇帝的傳承方式大加鞭撻。李世民雖然不是長子也不是太子,但是他通過流血革命的方式發動了軍事政變,将自己的兄弟全部殺害,進而順利地逼迫自己的父親李淵,禅讓皇位給自己。

這樣的方式自然就成為後世效仿的一種手段,例如,明成祖朱棣也是通過這樣,非傳統非典型性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然而我們今天就要了解革命流血政變所對皇位造成的影響,以及玄武門之變内部所糾纏不清的細節問題。

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問什麼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因為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之前就建功立業,他不僅僅将各個地方的農民起義全部平定,然後還借此機會擴充了自己的勢力,使得自己的軍隊規模更加龐大,在每一個地方都享有更高的聲望。

是以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就非常的嫉妒李世民,他們認為李世民一旦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一定不會對自己有任何好的待遇,這使得内部的黨争一觸即發。想要殺掉李世民,自然需要一個完美的計劃和長期的過程,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兩個人早就和李淵的愛妃相勾結,他們希望能夠在暗中陷害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問什麼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在公元621年,李世民受到自己父親的再一次分封成為了上将軍,與此同時,李世民建立了彙集各方面人才的文學書館,并使自己手下最為卓越的謀士杜如晦擔任文學主管,也就是當時的中郎将,他為李世民管理自己的謀士體系。此時李世民也經常和杜如晦讨論各種文學書稿,常常廢寝忘食。

這樣的行為舉止都被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看在眼裡,是以他的哥哥就希望能夠和弟弟李元吉一同謀劃,想要将李世民這個心腹大患除掉。如果想要除掉李世民,那自然要将他身邊最有用最為出色的謀士都驅逐出他的門外,是以李建成親自給自己的父親上奏,希望能夠将房玄齡和杜如晦驅逐出京城。

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問什麼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在626年,李建成趁機拉攏李世民身邊的重要防衛人員尉遲恭,但是尉遲恭在此時大義凜然,拒絕了這樣的拉攏。是以李建成惱羞成怒,他希望能夠趁此将尉遲恭消滅,斬斷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這樣的計劃沒有成功,是以李建成又一次向自己的父親上奏,希望能夠将李世民身邊的心腹大臣尉遲恭推進監牢。

這樣的步步緊逼使得李世民難以喘氣,在李世民的保釋之下,自己的将軍尉遲恭又一次回到了李世民的身邊。并且尉遲恭回到李世民的營帳之中以後,就立刻告訴自己的主公,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在昆明池這個地方将李世民謀害。

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問什麼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當這件事傳入到李世民的耳中之後,他就立刻召集長孫無忌和自己的心腹大将,希望能夠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又因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要好的兄弟,他們血濃于水,是以李世民也不願意痛下殺手。

此時尉遲恭又一次站出來建言獻策,他認為如果此時因小失大,婦人之仁,那以後江山社稷必然會落入别人的手中。是以他們都建議李世民斷然不可猶豫不決,如果李世民不同意趁機先發制人,那麼尉遲恭和長孫無忌都會立刻逃離,因為他們不想要跟着君主一同赴死。

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問什麼李世民一定能成功?

這便是整個玄武門之變得經過。我們通過這樣的經過,也可以從細節化的角度感受到這件事情的殺機四伏,也正是因為有了玄武門之變,才使得後世每一個人都想要通過軍事政變的方式奪得皇位。但這樣的方法究竟是否奏效呢?我們還需要深入地去分析每一次軍事政變所對皇帝繼承産生的影響。

參考資料: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