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当中,有些人明明可以不死,而最后却选择了死。
这样的人,我们该佩服,还是该批判?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样的人。
尾生为“信誉”而死,为情而死
《庄子·盗跖》中记载了一个事情,一个叫尾生的人,和一个姑娘约好了在一座桥下见面。
等待的过程让尾生感觉无比漫长,但不巧的是,桥下河水涨了,尾生想走,又害怕姑娘来了看不见他,于是继续等着姑娘,此时,在他的心里可能只是希望河水涨得慢一点。
河水淹过了尾生的膝盖,尾生没有走;河水超过了尾生的腰,他还是没有走;河水终于淹过了他的脖子,他还是没有走,只是抱紧了桥下的柱子;终于,河水漫过了尾生的头。就这样,尾生一命呜呼。
尾生可以选择不死吗?一定可以,但为了“信誉”,为了“情”,尾生选择了死。让人很感叹,却无法让人佩服。
田光为了保守秘密而死
说起田光,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他的朋友荆轲,想必不知道的人很少。
据说,田光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一生行侠仗义,游戏人生,广交朋友。
有一天,燕太子丹邀请田光刺杀秦王嬴政。田光以“年老”为由,谢绝了太子丹。但,同时田光举荐了自己的朋友荆轲。太子丹说:“很好,你推荐的我放心,希望你不要将我们刺杀秦王的事情透露出去,希望你保守秘密。”
田光答应了太子丹的要求,把事情给荆轲说清楚后,田光就当场自杀了,看来秘密确实保守了。
荆轲被田光给惊到了,太子丹也被惊到了。事实上,光是在易水河边送荆轲,都来了好几个人,说好地保守秘密呢?
田光完全可以不死,如果嘴够严,活人也可保守秘密,只是田壮士有点轴。
谭嗣同其实可以不死
清朝晚期,光绪皇帝采取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建议,进行了戊戌变法。
变法派人员中,有一个特别执着的人叫谭嗣同,他虽然不是变法的主导者,但绝对是最坚定的变法派。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派人抓捕变法人员。康有为颠了,梁启超跑了,但谭嗣同没有跑,他不是跑不掉,而是不屑于“抱头鼠窜”。
终于,慈禧的人抓捕了他,还抓捕了另外五个人,合称为:变法六君子。
谭嗣同在狱中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著名诗句。
可惜,慈禧等人并没有被谭嗣同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在菜市口斩杀了“六君子”。
谭嗣同本来是可以逃掉的,但他选择了直面人生,选择了以血换醒沉睡的国人。死得确实有点可惜。
中国历史当中,“明明可以选择不死,而最后选择了死亡”的人,不止这几个,篇幅所限,就列举这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