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魏延不死,能改变蜀汉的命运吗?答案很明确,有三个原因!

如果魏延不死,能改变蜀汉的命运吗?

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明确的:即使魏延再生,蜀汉也难逃灭亡!下面我将根据正史的记载,分析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魏延才能实在有限。

如果魏延不死,能改变蜀汉的命运吗?答案很明确,有三个原因!

无论是正史还是在演义里,都可以看出,魏延只是一个武将,没有将略之才。

魏延追随刘备后,屡立战功,被封为牙门将军。刘备当上汉中王,让魏延镇守汉中。当时有很多人不服气,刘备只好当着众人的面,问魏延:你打算怎么抵抗曹军?魏延这样回答: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不可否认,魏延的回答霸气十足,也可以看出他的勇气和决心。不过从这句话中,并没有看出魏延有何谋略,只是看出他很自信和刚烈,甚至有一种夸夸其谈的味道。不过有很多人,都夸大了魏延的谋略,说他提出过“子午谷奇谋”,是个千年一件的人才、天才。还说如果诸葛亮采取了他的建议,说不定就能北伐中原、统一天下了。

如果魏延不死,能改变蜀汉的命运吗?答案很明确,有三个原因!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出兵子午谷实在是一个险招。子午谷这条道路极其崎岖、危险,魏延的五千精兵还没走到长安,说不定就损失过半了。再说“子午谷奇谋”,并非只有魏延想得出来。诸葛亮和马谡都知道,马谡还对魏延说:“丞相平谨慎,从不涉险。”因此,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不能证明他有多厉害。

此外,魏延处理同僚关系的能力太差,连自身都难保,怎么能苛求他改变蜀汉的命运呢?魏延有很多缺点,比如他生性高傲、自以为是,当时很多人不敢惹他,唯独杨怡不怕魏延。所以,魏延和杨怡的关系,势如水火。

如果魏延不死,能改变蜀汉的命运吗?答案很明确,有三个原因!

诸葛亮临死前,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还说如果魏延不从命,大军直接开拔,不要管他了。结果还真被诸葛亮猜到了,魏延不听命令,想继续北伐,还上书刘禅,说杨怡要造反。杨怡也上书刘禅,说魏延要谋反。结果,刘禅更相信杨怡。最终,魏延被以谋反罪给诛杀了。

《三国志·魏延传》:“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魏延“谋反”虽然是被杨怡等人冤枉的,但是这也怪他自己。如果不是他魏延恶人先告状,想置杨怡于死地,杨怡会那么对待他么?这样的魏延,就算活着,也不可能延续蜀汉。

第二,诸葛亮、姜维都不能挽救蜀汉,魏延就更不可能了。

如果魏延不死,能改变蜀汉的命运吗?答案很明确,有三个原因!

诸葛亮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才能是举世公认的。然而怎么样呢?六出祁山,次次无功而返,最终病逝五丈原,留下了世人的无尽感叹。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姜维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可是,姜维十一次北伐曹魏,也没能挽救蜀汉的命运。

上面两位,无论是才略,还是学识,都远在魏延之上。他们都不能改变蜀汉的命运,魏延一个将军,就更不可能改变了。

第三,蜀汉气数已尽。

如果魏延不死,能改变蜀汉的命运吗?答案很明确,有三个原因!

《三国演义》开篇有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蜀汉,蜀汉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弱的国家。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凭借其极强的治国能力,勉强能让蜀汉军民同心,并协调好内部的矛盾。可是诸葛亮一死,蜀汉就乱成一窝蜂了。况且刘禅又是一个昏庸的国君,他宠信宦官,任用奸臣,不听劝告。蜀汉在他的治理下,岂有不亡之理?

综上所述,魏延才能有限、魏延改变不了蜀汉的命运、蜀汉气数已尽,是魏延不可能改变蜀汉命运的三个原因。

那么,大家怎么认为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