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档案揭秘:罗斯福总统的阴谋论出炉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珍珠港被日军袭击)

1941年12月7日,日军一举偷袭珍珠港,究竟是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阴谋?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对此,一位美国学者曾指出,“在一片责爹骂娘声中,让我们不要忘记的是,不论华盛顿和珍珠港的高级领导做了,或者没有做什么,反正是曾经有过避免灾难的机会。坐失这些良机,并不是由于他们的无能,而是由于人,毕竟是人。”

其实,就像我军在每次战斗之后,都要重新推演,总结经验教训一样,美国人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

1美军太平洋作战计划犯下的错误

根据已经解密,日军偷袭珍珠港半年之前,美国政府制订了《美国海军基本作战计划》也称(《虹计划—5》、《WPL—46》),表明,美军铸成的大错,是没有将自己推测的想法与截获的情报,用在既定对日作战军事计划上。

(1)这份作战计划明确提出,美军预想对日作战初期重点,是放在封锁和占领日军托管的马绍尔群岛,切断和攻占日军海上交通线及其要地,把日军兵力从马来防线引开,并支援远东盟军部队等上面。但是这个计划最大漏洞在于,忽视了日军可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方式,让这个军事计划彻底变成废纸一张。

同时,美军低估了日本海军能在东南亚和珍珠港,一起发起进攻的实力,更没想到美国在菲律宾的空军消极避战,没有果断发起反击的勇气和能力。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通过这几份美军事先制定作战计划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美军出现了这些致命的失误,造成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被日军一举成功偷袭。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美国总统罗斯福)

2、罗斯福总统的阴谋论是怎么出炉的?

战后,通过总结美军总结战前计划,所犯下的失误和教训,大体上是准确无误的。但是非常糟糕的是,美军反思珍珠港事件之后,却始料不及引发了一个哥德巴赫式的阴谋猜想;那就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约翰·托马斯·弗林抛出的“珍珠港阴谋论”说法,“造成珍珠港事件悲剧的罪魁祸首,是之前得到情报的罗斯福总统,他故意设下的圈套,才把美国引入战争泥坑。”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约翰·托马斯·弗林)

说起这个约翰·托马斯·弗林,早在1936年,他就是个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公开决裂政治评论家,他将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与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划等号。1939年他甚至耸人听闻断言,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到20世纪八十年代将要彻底崩塌。

弗林一直倡导“孤立主义”,向来反对美国参加二战。也是美国有名的反战组织“美国第一委员会”(AFC),最早创始人其中一位。他公开强烈指责罗斯福总统,一直玩虚情假意的鬼把戏,假装想让美国摆脱战争的疑云,但实际上,却在不顾一切地帮助英国,大大增加美国遭遇战争的危险。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弗林的著作《罗斯福神话》)

虽然,弗林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态度来个180度大转弯,公开表态支持美国参战,但恰好他也是“珍珠港阴谋论”的始作俑者。在经过两年多调查研究,1944年秋季,约翰·托马斯·弗林,在美国当地有名的《芝加哥论坛报》头版;完整发表了总共25页《关于珍珠港的真相》的文章。企图阻止,当时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的美国大选中成功连任。

弗林耸人听闻指出,正是罗斯福和他的决策层圈内人,亲手把日本逼上绝路,设下“珍珠港阴谋”,强迫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进而实现罗斯福总统,让美国参战的真实愿望。

事实上,早在日美开战前最后几个月,美军在华盛顿情报机构,已经破译日本驻夏威夷总领事馆与东京外务省之间,进行秘密联络大批无线电报内容,准确掌握日军动向;但是驻夏威夷瓦胡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却一直没有得到这一重要的情报提示。这从侧面,也充分说明日军为什么能成功偷袭珍珠港?

对于这个历史谜题,美利坚合众国舰队司令兼海军作战部部长E·J·金将军,1944年11月6日,向美国海军部长提交一个文件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这样写道:“如果海军部把已掌握的所有情况能作出适当评价并转发下去的话,我看金梅尔司令在十二月七日上午(日军偷袭的日子)对太平洋舰队所作的部署,就不至于变得像当时实际所看到的那种情况吧!”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金梅尔司令)

而因“珍珠港事变”,遭到撤职的金梅尔司令在珍珠港事件调查会上,对“全然不知已截获檀香山与东京之间的联络电报”一事作证说:“如果我知道了这些截获到的日本电报,我(金梅尔)和我的同僚对形势的看法将会完全两样。

根据海军部和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计划,与华盛顿在敌人进攻前下达的指令和提供的情报一样,如果日本进攻马来防线,太平洋舰队就会通过突然袭击马绍尔群岛,对日本发起最有效的反击。

倘若我知道日本要进攻珍珠港,那倒使我有机会伏击胆敢进犯夏威夷的日本进攻部队。这件事暗示出这样一种明智想法:与其说为远征马绍尔群岛保存实力,毋宁说是为此目的而集中了美国的对策。”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海军情报机关为什么没有把如此重要情报,通知太平洋舰队指挥官呢?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斯塔克海军上将)

对于这个疑问,美国海军部长斯塔克海军上将在海军调查委员会上作证说:“我不希望把这些情报通知金梅尔司令。”

其理由竟然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泄露机密,而这些机密是海军部为保持其获得那些情报所需要的。”

而事实上,就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前几天,11月26日,美国政府没有把影响日美关系至关重要的《赫尔备忘录》,(日本方面解释为美国的最后通牒)通知金梅尔。

关于这个问题,珍珠港事件海军调查委员会提出了如下意见:

“在国务院那份措辞强烈的《赫尔备忘录》中所包括的项目都是彻底解决的项目,不是日本政府所能接受的。直至日本袭击了珍珠港之后,金梅尔将军竟然还不知道有这种备忘录,更不知其内容了。”

从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从1941年11月26日至十二月七日,在这一段非常关键的12天时间里,已经掌握重要情报的斯塔克部长,没有把这些情报转知金梅尔司令,才造成了金梅尔司令根本不了解,当时日美关系详细情况,才促成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成功。

对于,美国海军部长斯塔克,关于美国海军情报机关明明掌握日军动向,却没有及时告知夏威夷太平洋舰队的说法,实际上只不过是为自己的过失,信口开河借口而已,根本经不起事实的推敲。

翻看美军历次因为情报失误,导致的军事失败历史教训,不难看出,美国人向来对于事先搞到手宝贵情报,抱有很大成见怀疑态度,是造成这些本可避免的悲剧,却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重要因素所在。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无论是二战,还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甚至2012年9月,在利比亚美国领事馆,遭到不明身份者持枪袭击事件中,都有这样的事先得到的情报,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历史教训。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2012年9月,位于利比亚美国领事馆遭到突袭,利比亚安全部队被迫撤退。袭击者向美国领事馆建筑内投掷自制炸弹,美国领事馆办公桌椅、洗衣机等物品洗劫一空。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多佛·史蒂文森( Christopher Stevens)在与其他三位工作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的途中,被袭击者发射的火箭弹击中,当场丧生。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多佛·史蒂文森)

事后传出了,美国政府事先掌握了这些袭击情报,但是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的报道。究其原因,对于情报工作来说,情报本身不仅有时真假难辨,而且对于时效性要求很高。不管是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对于各方面汇总的情报,是需要一一甄别的。因为对于搜集上来的情报,如果不加甄别而盲目采取行动的话,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导致错误的决策的出台。这一点,恰好也是很多如今谍战剧惯用的套路。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日本做了错误选择?

2002年央视热播谍战剧《誓言无声》,2009年出品的《誓言永恒》,就有利用假情报迷惑对手,做出错误判断的剧情。

无论是当年美国海军部长斯塔克,还是今天美国政府,虽然很多事情发生前,都有情报预警,但是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分钟,是不是真像情报所说的那样,真实的发生?而最终当情报得到了证实时,往往也失去了预先采取措施,扭转局面的时间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