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在秦始皇之前,各国老百姓是可以随意流动的。从秦朝一统才开始编户齐民,就是开始有户口,后边还有路引就是签证。如果你想到别的国家去生活,那你需要经过城门时给通行证,去到官府递交通牒。当然这也需要你有很强的宗族,否则也只会沦为一个奴隶,命运悲惨。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直到宣统元年,中国才有了第一部《国籍法》:寄居中国接续至十年以上者;年满二十岁以上,照其国法律为有能力者;品行端正者;有相当之资财或艺能,足以自立者;照其国法律,入籍后消除本国国籍者。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历史发展到现在,从未承认过双重国籍。

不管对于哪个时代的国民来讲,“中国”这两个字都充满了神圣的色彩。每当面对困难时,我们都会想到背后有着14亿中国做支撑,那时候一片烈火就会在人们心中燃烧。可有些人偏偏成为时代的“另类”,一心想要加入其他国籍,甚至变得十分疯狂,但最终还是成为了“黑户”。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贪心无益

《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一个人若变得贪心,自然不会有好的下场。如今的中国已经和过去大有不同,短短几十年时间,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往高处走”这句话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在这个基础上丢失了原则,变得贪心。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事情的主人公名叫赵潘书,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公民。在自己父母的教育下,这个孩子成绩变得十分优异,即邻里乡亲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因为能力实在出色,大学毕业后被美国的一所院校抛出“橄榄枝”,在那里担任助教,谁曾想这也是他“卖国求荣”的开始。

不管处于人生那个阶段,都必须要有追求,赵潘书也不例外,他开始了对博士的攻读。在这个过程中,赵潘书认为素质教育远远大于应试教育的优点,她开始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加入美国国籍。此时他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将自己的行为上升到形势层次,这是多么无知?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付出代价

心思都不在学术上,又何来什么征服人的东西?他决定通过另一种方式入籍——参军。当时美国还没有彻底取消外籍雇佣兵,在兵役结束后他们可以获得美国的“绿卡”。谁曾想在赵潘书参军后的第二年,美方就彻底取消了外籍雇佣兵。这可如何是好?赵潘书再次回到原点。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就在这时他还没有醒悟,行为也变得愈发疯狂,甚至公然丢掉自己的良知。在社交媒体上,他公然对我国展开诋毁,各种夸赞美国,这是一个典型“崇洋媚外”的代表。但美方真的注意到他的存在了吗?并没有。因为一些过激言语,赵潘书也被拉入我国“黑名单”,丢掉国籍。

自己在赴美之前,办理的是留学签证。随着自己被拉入“黑名单”,自然也丢掉了签证延期的资格。如今的他不但被美方拒绝,还丢掉了中国的国籍,这未免有一丝可怜?作为无国籍人士,他在国际上不享受任何国家的保护,自己也只能在他国流浪,靠打工勉强维持着生计。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品史君说

在品史君看来,赵潘书正是犯了“贪心”的老毛病。《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谦虚往下”,我们人亦如此。为什么说水利万物?因为它非常心甘情愿地施礼于你,但从来不去争自己的利益。你若能做到像水那样的品格,那你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善人。

中国大学生欲入美国国籍,被美拒绝后,最终成了无国籍人士

文章结尾处希望诸位记住一句话: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忠心烈火锻铸的胸膛。对于那些“崇洋媚外者”,必然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