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楼梦小人物:曹公为何说邢夫人是尴尬人?真相绝非只因她不受宠

邢夫人为啥活得尴尬?根本原因在于她和所有女人的想法截然不同

贾府大太太邢夫人虽是大老爷贾赦的太太,却也是个尴尬人。因为曹公直接在回目中用《尴尬人难免尴尬事》将她在贾府的身份、地位和处境直接定性为“尴尬”,为何说她是尴尬人呢?

红楼梦小人物:曹公为何说邢夫人是尴尬人?真相绝非只因她不受宠

01 身份尴尬,地位尴尬

邢夫人是填房,填房地位介于原配和小妾之间,原本身份就有些不上不下。填房不是小妾,从表面看去远比小妾体面,但若小妾得宠而填房不得宠,那么填房实际上还过得不如小妾。

邢夫人嫁的人是贾赦,而贾赦是个无德无能也无才的人,连他母亲史太君都不大喜欢他,说他放着身子不保养,反而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

也许贾赦并没有特别宠爱的小妾,不过是见一个爱一个而已,但这样一来,邢夫人的身份更为尴尬,因为这就意味着她不得不容忍贾赦一个又一个地纳小老婆,而邢夫人的正房太太身份就如同一个摆设。

她膝下非但无儿无女,而且对贾赦的儿子贾琏和庶出女儿迎春也都感情平淡。名义上贾琏和迎春都是她的子女,但实际上,迎春反而和婶娘王夫人更亲,即使有了委屈,也只是到王夫人处哭诉。

也许,在邢夫人看来,无儿无女一生轻松,还落个“干净”,但她却不懂,生儿育女这过程中的艰辛和幸福以及成就感。

无论是贾母还是王夫人、薛姨妈等人,身边多少有个亲信或是信得过的丫头、媳妇等,唯独邢夫人没有。这不奇怪,她在贾府是“儿女奴仆一人不听一人不靠的”,她身边不仅没有几个能干俏丽的丫头,偏偏还有几个不省事的陪房,时常在她身边惹是生非。

红楼梦小人物:曹公为何说邢夫人是尴尬人?真相绝非只因她不受宠

02 处境尴尬

邢夫人在贾府处境是十分尴尬的,故事开始,表面看去她和婆母、妯娌之间和和气气,但随着情节发展,我们发现婆婆贾母压根不喜欢她,只是出于自己的地位和修养,不大对她发脾气。

而她和妯娌王夫人之间,也是明争暗斗,只是不露声色而已。至于儿媳王熙凤,对她压根看不上,而她也不喜欢这个伶俐出挑的媳妇,只要逮着机会,就借自己婆婆的身份,给凤姐难堪。

“儿女奴仆一人不听一人不靠的”邢夫人,其实除了自己屋里那些婆子们,没有任何亲信。

尴尬的处境导致她在贾府几乎步步艰难,因为凡有大事发生,她身边都没个人给她通风报信,导致她常常是最后一个才知情的。

红楼梦小人物:曹公为何说邢夫人是尴尬人?真相绝非只因她不受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贾母因她要讨鸳鸯而发怒,此时几乎人人受牵连,好在有探春、凤姐等人解围和打趣,贾母才算开解些。这时底下丫鬟报:“大太太来了。”

贾母才发怒完,邢夫人尚不知情,如果她一头走进来,不仅贾母更生气,就连薛姨妈及探春黛玉宝钗等晚辈也难堪,请看原文描述:

话说王夫人听见邢夫人来了,连忙迎了出去。邢夫人犹不知贾母已知鸳鸯之事,正还要来打听信息,进了院门,早有几个婆子悄悄的回了她,她方知道。待要回去,里面已知,又见王夫人接了出来,少不得进来,先与贾母请安,贾母一声儿不言语,自己也觉得愧悔。凤姐儿早指一事回避了。鸳鸯也自回房去生气。薛姨妈、王夫人等恐碍着邢夫人的脸面,也都渐渐的退了。邢夫人且不敢出去。

这一事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呈现出邢夫人的尴尬处境,想必她的尴尬不止是这一件事,作者未写出来的更多。

如果有人事先给邢夫人通风报信说贾母发怒了,那么邢夫人就可以不用到跟前来讨一鼻子臊,等事情平息了,贾母也消气了,她再到跟前承欢孝顺,贾母想也不会太为难她。

但正因无人事先告诉她,因此他已经走到跟前,到院门口了,才有几个婆子悄悄告诉她,这时里头丫头已经通报了,她进去也不是,不进去也不是,不仅自己为难,也让妯娌亲戚儿媳和侄女们难堪。众人都知道怕“碍着邢夫人的脸面”,渐渐回避。

而贾母见大家都识趣地退了,才说了一长串的话数落她。她白讨了个没意思。

红楼梦小人物:曹公为何说邢夫人是尴尬人?真相绝非只因她不受宠

03 想法尴尬

《红楼梦》里的语言,有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比如形容一个人想法或做法奇怪,常用“牛心古怪”或“牛心左性”,宝玉和贾兰都曾被这样评论过。

邢夫人也是个牛心左性的人,作为女人,她一生中最大的悲剧在于她看不懂人伦常情。而这是她活得尴尬的最根本原因。

邢夫人对婆母也谈不上多孝顺,对子女毫无怜爱保护之心,对兄弟手足也是决绝无情,导致她亲兄弟都对她抱怨个不停。

且看迎春乳母偷走累丝金凤又因聚赌获罪后,邢夫人对迎春的一段训斥:

邢夫人因说道:“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她。如今别人都好好的,偏咱们的人做出这事来,什么意思!”……邢夫人道:“……如今她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份来。他敢不从,你就回我去才是。如今直等外人共知,是什么意思!再者,只她去放头儿,还恐怕她巧言花语的和你借贷些簪环、衣履作本钱……若被她骗去,我是一个钱没有的,看你明日怎么过节!”

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邢夫人见她这般,因冷笑道:“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你虽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该彼此瞻顾些,也免别人笑话……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她一半?……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

这段训斥里,邢夫人对迎春讲的话,哪里像一个嫡母对庶出女儿的训导呢?王夫人再怎样木讷或狠毒,也绝不至于这样对庶子女说话。

邢夫人的话里,从责备、诘问、威胁到比较、讽刺、挖苦、挑拨离间,几乎没有一句话是入情入理、恳切得体的。

虽说迎春不是她亲生女儿,但她到底是贾赦的正房太太,从当时社会的律法和人情伦理来看,她是完完全全负有养育教导迎春的责任的,但她却没有尽到责任。

红楼梦小人物:曹公为何说邢夫人是尴尬人?真相绝非只因她不受宠

再者,她最后一句话,倒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恨,“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

在古代,女人生儿育女几乎是义务,尤其是生儿子。如果自己生不了儿子,为香火计,做妻子的是要亲自为丈夫选妾来生儿子的。清朝末代状元张謇的妻子,就曾多次亲自为丈夫选纳小妾,并要照看小妾生下丈夫的儿子,这是她的责任和义务。

现代社会自由多了,不想生儿育女的人也很多见,但即使放到现在,邢夫人的看法仍是有问题的。

有人说儿女都是债,无论怎样,生儿育女既是人伦常情,也是自然规律,符合天道。既然是规律,我们就不能违背,无儿无女虽说“一生干净”,但同时也少了很多应有的乐趣,儿女未必不能是父母的助力,邢夫人的看法无疑太片面。这从侧面反映的是她的自私。

她完全只为自己着想,只要自己“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就行,她不希望有其他任何人打扰或妨碍自己的生活,也不愿为他人付出。

正因此,她出嫁时才将所有家产带进贾府,两个妹妹一个过得贫苦,一个仍未出阁,导致弟弟只能上贾家来找她要钱。娘家兄弟尚且抱怨她,何况贾家上下呢,所以尤氏才感叹:

“你听见了?这是北院里大太太的兄弟抱怨她呢。可怜她亲兄弟还是这样说,这就怨不得这些人了。”

这就说明,邢夫人真实的处境已不止是尴尬,而是众人背地里都对她感到不满和怨恨,这是她最大的悲哀。

参考文献:《红楼梦脂汇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岳麓书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