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甲午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看看这些原因,网友:原来如此

1894年,日本通过朝鲜的东学党起义,实施了他们计划已久的入侵中国的计划,发动了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经过了丰岛海战,牙山之战,大东沟海战,平壤之战,鸭绿江防守战,金旅之战,威海之战大大小小的战役之后,陆军全线溃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打入我国山东,东北等地,对北京造成威胁。此时的清政府终于是怂了,赶紧派人去和谈,经过了一番波折只有,最终还是由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到日本马关进行了谈判,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看看这些原因,网友:原来如此

马关条约

其实说来也讽刺,在开战前,最不想打的就是李鸿章,他是一直在使用外交手段,在各国之间进行周旋,让各国对日本施加压力,防止日本发动战争。李鸿章深知清政府军队的实力,自知和日本实力悬殊,但是朝廷中的清流派并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觉得李鸿章组建北洋海军,就是为了今天这一战的,日本区区小国,不足为惧。纷纷主张开战,光绪帝也主战开战,虽然是日本打动了挑起战争的第一炮,但是中国也是在这种无奈的压力下被迫开战了。到最后战争失败,还是得李鸿章前去日本和谈。

甲午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看看这些原因,网友:原来如此

大东沟海战

李鸿章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他之所以积极地避战,他是知道一旦开战中国必将战败。为什么呢?我们想看看陆军。中国当时的陆军在日本人面前,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不值一提。清政府的八旗和绿营在但是实际上就已经废了,毫无战斗力。有一些战斗力的就是各地方的练勇。这些练勇又分属于各个系统,相互之间互不统属。兵虽多,但是统领也多,谁也不听谁的,仗就很难打。而且中国的后勤补给效率相当的低下,这些练勇不属于国家正规军,补给都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后勤补给队,很多事都需要这些部队们自己解决。但是日本是完全按照西方军制建立的,有统一的指挥,后勤设施相当齐全,各种兵种都有。每到一地都会建设补给站。无论在后勤还是战斗力上都比清军强。而且,日本的参战人数,也比清军要多。

甲午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看看这些原因,网友:原来如此

北洋舰队

海军,虽然当时被称为世界第八大海军,但是,在1894年的时候,北洋海军已经落伍了。从1891年清政府下达了限制购买外国船舰枪炮的规定之后,北洋海军基本上在硬件设备上就没有什么更新了。在就在此时,日本确实在不断的购买军舰,更新军舰的设备。北洋海军的军舰已经落伍与当时那个时代了。对比于日本,在军舰的航速上,北洋海军要落后于日本,日本的军舰普遍都比北洋海军快。还有,日本的炮多,而且射速很快。北洋海军的跑少,而且很多都是大口径炮,射速很慢。中国使用的炮弹还都是实心弹,在弹头里填泥沙,主要用于击破军舰的水位线,没有太大的杀伤力。日本则使用的是开花弹,里面有大量火药,爆炸后会引起大火,极具杀伤力。北洋海军唯一一点比日本强的就是训练比日军时间长,与军舰磨合的时间长,但是这一点点的优势能不能带来转机呢?

甲午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看看这些原因,网友:原来如此

联合舰队

虽然中国军队十分的拼命,作战也是相当的英勇,但是最终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不过通过这一战,也彻底的把中国打醒了,唤醒了中国的民众,使中国进入了浩浩荡荡的改革当中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