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曾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多以失败告终?

越南与中国的渊源

秦二世元年(西历公元前209年),大泽乡民变爆发,反秦烽火席卷整个大秦帝国。秦朝岭南地区的地方官赵佗,则趁着中原陷入反秦战争、楚汉战争的机会,割据岭南地区(今两广以及越南北部)宣布建立南越国,自立为皇帝,史称南越武帝。

中国古代曾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多以失败告终?

在中国历史上,南越国只是秦末——汉初这段时间中国两广地区的割据王朝,但对于越南历史来说,南越国则是越南史上的“赵朝”,是越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

南越国在汉武帝时期,被并入汉朝,之后历朝历代,越南北部地区(下文统称交趾地区)和华夏王朝总体上处于分分合合状态——比如东汉初年,交趾地区发生著名的二征夫人叛乱事件,最终被东汉朝廷粉碎。三国时期,交趾属于吴国版图。西晋初年,西晋帝国和吴国,针对交趾展开一番争夺战,双方互有胜负。

南北朝时期,交趾属于南朝版图范围,在南朝统治时期,交趾多次发生以独立为宗旨的叛乱。

唐朝后期,交趾再度发生动乱,五代十国期间,交趾也趁机独立,不过迫于南汉国的压力,交趾割据势力被迫臣服于南汉。北宋吞并南汉以后,打算一鼓作气消灭交趾的割据势力,但宋朝军队在交趾地区惨遭打击,迫使宋太宗不得不打消兼并交趾的主张。

中国古代曾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多以失败告终?

在越南历史上,宋太宗南征交趾失败,被视为越南正式独立的开始——因此从宋朝以后,越南处于长期独立状态。元朝初年,元越战争爆发。看似所向无敌的元朝大军,在越南遭到了重创,而越南也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因此元朝和越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越南向元朝称臣。明朝初年,永乐帝曾一度吞并越南,但若干年后,越南再度独立。

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从秦朝开始,到明朝为止,对越南的统治,总体上都归于失败?宋朝以后对越南出兵,都以失败收场。

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时机问题

华夏王朝的核心地区,在中原。虽然两千年来,中国的主要版图轮廓,都是以秦帝国为基准。但是,这两千年时间,也是一个番土变汉土的过程——比如浙江、福建、两广,在唐朝之前,开发程度很差,很多地方的居民也都是土著。开发程度差、土著居民多,就意味着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族群上,这些地区都有被切割出去的隐患。越南由于距离中原太远,中原王朝还没等来得及在越南大规模开发、移民,就让越南独立出去,最终导致这块自古以来的版图丧失。

中国古代曾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多以失败告终?

气候问题

在不能用经济、族群来联络越南的情况下,古代统治者想到了军事手段。但是,华夏王朝的军队在越南多次遭到失败,个人感觉,华夏王朝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越南特殊的气候。和中原处于温带不同,越南全境处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以及特有的瘴气,导致来自中原的士兵无法适应越南的气候,因而出现大量的非战斗性减员,迫使华夏王朝被迫撤兵。

地理因素

此外,还有地理方面的因素。越南北部的山川,以及越南的热带丛林,也为中原王朝武力征服越南造成了困难。即便是在上个世纪的越南战争时期,拥有热兵器的美军,面对越南的丛林战,也倍感无奈和痛苦,更遑论古代军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