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张居正是明朝时期赫赫有名的神童,因为他母亲在生张居正前,祖父做了一个井中出现“白龟”的梦,所以便将自己后来出生的孙儿起名为“白圭”,为的就是讨个好彩头,在长大后希望孙儿能够为自己家族光宗耀祖。后来的“白圭”果然没有辜负祖父做的那个梦,他在五岁的时候便能够识字,而在七岁的时候便能通晓六经大义,他十三岁参加乡试,在十六岁的时候便考中举人,这样的速度是“范进”一类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居正的开始便是一些人的结束,居正的少年便是一些人的花甲之年。

需要纠正的是,张居正的结局很风光,但是在他死后,他本人与整个和居正有关联的张氏家族惨遭清算。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堪称“伏地魔”的张居正

有人说张居正的性格和徐阶很像,其实这样的话是有道理的,在张居正进入官场跟着徐阶后,他从徐阶身上学到最为重要的东西便是“隐忍”和“内敛”。这两点不论是在做什么事情上,都是一个不错的本事。在严嵩当权时,内阁被倚老卖老的严嵩,被飞扬跋扈的严世藩死死的把持着,即使是居正手里掌握着兵部,也好像是小阁老手中的玩物。对于这一切,他很厌恶,但是又无可奈何,当时的居正虽然已是大成,但是因为年纪较徐阶、严嵩来说还是过于年轻,所以脾气火爆是难免的,有很多次张居正都想和“二严”面对面的怼,但是在后来还是忍住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徐阶言传身教。

张居正这样的伏地魔状态一直维持到隆庆皇帝上台后。在严嵩倒台,嘉靖皇帝驾崩,隆庆皇帝接任后,内阁便开始出现了混战。本是一致对外的徐阶、高拱和张居正,此时此刻正为这最高权力而绞尽脑汁。

高拱为了得到首辅之位,率先攻击了曾经的战友徐阶,后来高拱在一波三折中将这份权力收在手中。根据历史的记载我们对高拱有一种这样的感觉:比起徐阶心中的那一潭水,高拱更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因为一句“十岁的孩子,怎样做皇帝啊!”被皇后驱逐,居正也趁机将那垂涎已久的权柄握在手中。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从小的严厉教育,导致了后来结果的反噬

小孩子是容易记仇的,因为他们只能够认识到一个人对于他主观的“好”、“坏”,如果非要解释,这就好像一个大人若是给了一个小孩一把糖,小孩便会主观的判断他是好人,而若是此人给了小孩一通棍仗,他便会主观的判断他是坏人,只是因为他打了自己,而不管不顾他对于自己带来了什么。

可能是对于万历皇帝的负责,张居正在万历很小的时候便对其进行严厉的看管,小到吃饭喝水,大到接人待物。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万历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位老师是很尊敬的,尽管居正一味的要求万历皇帝节省,万历皇帝也听了他的话大力剥削和节省了皇族的用度以及岁赐,但是在万历皇帝听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了,他大笔一挥的赐给了张居正家:赐银五百两、新钞一万贯、百米二十石、香油二百斤以及各样的碎香二十斤,蜡烛一百对、五十匹的麻布等。

而且万历在听到自己的老师生病后,还自己亲手调制汤药去带给老师,这对于历朝历代的大臣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和光荣。

可是在万历再大点的时候,他青春期的躁动便已经很明显了,虽然在行动上服从母后和张先生的管教,但是在内心深处对于张居正已经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讨厌之感。

特别是在后来在神宗知道张居正的生活极其奢华,所用之物很是金贵之后,心中的怨恨和怒火突然被点燃了。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被先生教导要节俭,不能铺张浪费,自己只是去游玩一下,便会受到张先生的责罚,所用之物奢侈一下,就会被先生批评。但是在看到先生和其家族的生活后,原本的尊敬瞬间化为了乌有,得来的只是无尽的仇恨和怨念。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张居正对于权力把持太过了

因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张居正死死的把着大明王朝的权柄,不让任何人有机会取得,不管他是难以对付的政敌,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正是这样的恋权,便埋下了他死后被清算的祸根。毕竟皇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比同龄的孩子早熟很多,这与他们的出生环境,所接触的人与事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少年时期的皇帝,他们对于权力的渴望会更加强烈;这就好像少年皇帝康熙,我们从表面上看少年康熙是在与大坏蛋鳌拜作斗争,但是要从最里面去发掘的看,你会发现康熙和鳌拜的博弈与康熙夺权的目的是分不开的,尽管鳌拜是清朝开国的功臣,尽管他是辅佐幼主的大臣,但因为他阻碍了康熙取得权力的脚步,便会被康熙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张居正和万历的关系虽然没有康熙和鳌拜那样紧张、那样疏远,但若是用康、鳌关系来解释居正和万历的关系,也是合适不过的了。

特别是历史上一段这样的故事,更能够说明张、朱二人关系的恶化:

有些人为了能够讨好张居正,不止一次当着他的面称呼其为:“在世伊尹”,张居正在听到这样的夸赞后,还非常享受的微笑不语。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所谓的伊尹是商朝名相,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敢于严厉的惩治君王。据说商朝的皇帝太甲荒淫无道,为了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伊尹居然将商朝大王放逐了,直到太甲改过自新后,他又以宰相的名义迎回了太甲。

所以,当万历皇帝听说张居正拿伊尹自比自己的时候很是生气,所以万历对于张居正的仇视,很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助长和成型的,并一发不可收拾。

综上所述,张居正在死后惨遭清算,是因为过于严厉的管教皇帝,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将权力握的过于“紧”了,这才导致了其死后的悲惨下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