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蒋评他“对人忠诚,是一将才”,他却不给蒋面子,后怎么样了?

大家知道抗日名将于学忠在东北军的,但在之前,他并不是东北军张作霖麾下的,而是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手下的一员名将。

老蒋评他“对人忠诚,是一将才”,他却不给蒋面子,后怎么样了?

于学忠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父亲于文孚,曾在淮军宋庆部下任营副,于学忠就是一个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18岁那年考入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在毅军排长、连长。后调任直系吴佩孚部陆军第十八混成旅炮兵营长,就在他任营长期间,得到了吴佩孚的赏识。

1920年夏,直皖战争爆发,于学忠随旅长赵荣华参加了对皖系长江上游总司令吴光新的作战。1921年秋,川军熊克武、刘湘号称援鄂,大举向湖北进攻,直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当时卢金山、赵荣华准备弃守宜昌,但于学忠建议固守。那天,吴佩孚乘舰来到宜昌视察前线,发现只有于学忠的一个营尚与川军对峙。赵荣华闻吴大帅来到前线,便急忙收拾溃兵返回第一线,使局势转危为安,最终击退了川军。

老蒋评他“对人忠诚,是一将才”,他却不给蒋面子,后怎么样了?

这一次战役后,吴大帅对赵荣华旅长说,“这个于营长我带走,给我去当团长。”赵旅长那里肯定放,他报告大帅说,我这里也有个团长缺,就在我这儿任团长吧。结果赵旅长把步兵第二团的原团长免去,任命于学忠为团长。

于学忠得到吴大帅的赏识,自然官运亨通,很快升任18混成旅旅长、14省联军第26师师长、第9军军长兼荆襄警备区边防总司令等职,后在与北伐军的战斗中,他始终与吴大帅共进退。

老蒋评他“对人忠诚,是一将才”,他却不给蒋面子,后怎么样了?

1927年,吴佩孚与南方的革命军作战失败后,蒋介石就看上了于学忠。蒋派人与于学忠接洽,希望他率部归符革命军,还带来了任他为川、鄂、豫、陕四省边区总司令的委任状。于学忠见状,气愤地说:“他委任我?我还想委任他呢!我这脑袋瓜上今生不戴他国民党的帽花!”并把委任状撕了个粉碎,一点也不给老蒋面子。

但老蒋还是给他面子,他在投靠东北军后,参与了西安事变,但老蒋还是没去追究他的责任。据说老蒋有一个习惯,喜欢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下对将领们的评论。对张学良,蒋的评语是“大事糊涂,小事精明。”对于学忠评价却是:“两眼炯炯,对人忠诚,是一将才。”说明老蒋是非常赏识于学忠的。

老蒋评他“对人忠诚,是一将才”,他却不给蒋面子,后怎么样了?

尽管于学忠说过“今生不戴他国民党的帽花”,但在国家统一和抵御外敌时,他还是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抗日战争中,时任第3集团总司令的于学忠1938年1月率部参加了淮河战役,他亲率2个师2.5万人死守蚌埠,在临淮关顶住了日寇3个师团共4万人的疯狂进攻。在连续8天的防守中,51军伤亡7千人,日军伤亡达9千人以上。他后又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

老蒋评他“对人忠诚,是一将才”,他却不给蒋面子,后怎么样了?

1939年2月,于学忠主动向蒋介石请缨,率3个军去敌后方山东打游击战,指挥51、57军从大别山鄂豫皖地区越陇海、津浦路向敌后鲁南进发,于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与八路军并肩抗日。到1943年9月底,他率部在鲁南抗战的5年中,军队伤亡惨重,但击毙敌寇在万人以上,伪军不下数千人之多,在鲁南地区牵制了日军4个师团的兵力,分散了敌人正面进攻的兵力。

于是,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抗日名将。

抗战胜利后,于学忠淡出军界,改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等闲职。老蒋败退去台,也力促他也去台,但他却隐居在了四川乡下。

于学忠与我党关系融治,他在东北军时就知道他队伍里有我党党员,他是睁一眼闭一眼;在山东期间与我八路军更是和谐相处,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宗旨:“只抗日,不打内战”。主席曾这样评价他:“热诚爱国”,是“共产党的朋友”,也我“个人的朋友”。

老蒋评他“对人忠诚,是一将才”,他却不给蒋面子,后怎么样了?

新中国成立后,于学忠先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1964年9月22日去世,享年74岁。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于学忠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

更多精彩文章:

此人智勇双全,22岁任师长,差点被张国焘害死,后被誉为游击大师

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主要领导是谁?唯一的幸存者后为上将

他是张学良卫队长,一生做了3件大事,2件错,有1件让他安享晚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