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深、叶挺、陈诚、薛岳……谈及这些人大家都知道他们都是民国名声大噪的大佬,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曾有一个共同的领导,这个人名叫邓铿。

邓铿比蒋介石大一岁,早年国民党内部评价资历的标准就是参没参加过广州黄花岗起义,邓铿不仅参加过,还是参与策划的重要人物。而且在打广州时,邓铿家的米行就是革命党人的聚会场所,其作用与指挥部无异。
邓铿年轻有为,胡汉民就想拉拢他,甚至不惜下嫁自己的妹妹。但邓铿却不为所动,他的心中想追随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孙中山。当时孙中山有3个重臣,分别是朱执信和廖仲恺以及邓铿,但朱执信和廖仲恺长于政治,只有邓铿手里有枪杆子。当时孙中山为什么输给袁世凯,就是因为手上枪不够多。所以有了邓铿,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才有了保障。
后来邓铿率粤军打跑桂军,虽然战斗举得了胜利,但他也看出了部队中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于是挑选精锐,组成了赫赫有名的粤军第一师。这支部队就是北伐时的王牌部队,之后大多数粤军名将,也大多出自这支军队。
有这样的人在,蒋介石根本不会有出头之日,也正是因为邓铿发生了意外,才让民国军界出现了真空时期,蒋介石这才崭露头角。
1922年3月21日,邓铿刚下火车就看见人群中钻出一个拿枪的大汉,但因为距离实在太近,邓铿根本来不及闪躲,身中两枪之后轰然倒地,之后医院全力抢救却无力回天,邓铿坚持了两天就去世了。
这次暗杀可能与邓铿之前力主禁烟有关。当时邓铿的禁烟力度非常大,但他的好友陈炯明却不识趣,带头贩卖鸦片,邓铿一气之下烧了陈炯明200多担的土烟。不过这黑枪是不是陈炯明派人放的就不得而知了。只可惜结局已定,民国历史就这么上少了一位军事大佬,如果他健在的话,蒋介石恐怕难以出头,中国的历史也就要被改写了。
邓铿死后极尽哀荣,不仅被追授为陆军上将,在他去世的那一天,也就是3月23日,被定义为民国政府的“殉国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邓铿的名字都会被人们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