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曾是张自忠的勤务兵,却成为红军防空教员、防空司令,后来呢?

张自忠将军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我国著名高级将领。当年,他在冯玉祥部军官教导团任职时,他的一名勤务兵后来却成为了红军的防空教员,他是谁呢?后来结局如何?

他叫王智涛,但在给张自忠做勤务兵那会儿还不叫这个名,他当时的名字叫王寿恒。

他曾是张自忠的勤务兵,却成为红军防空教员、防空司令,后来呢?

王寿恒是河北沧县人,1906年生。因家中贫困,无钱供他读书,但他却非常好学,于是,常常在放牛时,跑到到学堂窗口外偷听先生讲课。此举让教书先生感动,就在夜间教他功课。父母知道后,觉得他可能是个可造之材,也就紧衣缩食供他读完了高小。

1920年,才14岁的王寿恒没能继续他的读书生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投军入伍响应了冯玉祥的部队,却被同在冯部军官教导团任职的张自忠选为勤务兵。在张将军的影响下,王寿恒成长为一名文武兼备的青年军官,还当上了辅导教员。

他曾是张自忠的勤务兵,却成为红军防空教员、防空司令,后来呢?

1925年,冯玉祥决定在部队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军官赴苏学习,王寿恒作为26名优秀上尉军官之一进入入选名单,而就在这时,他也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智涛。

在苏联期间,王智涛先后在基辅红军学校和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同时结识了陈赓、左权、张闻天、王稼祥、刘伯坚、邓演达等我党人士,并成为我党员。由于王智涛聪明好学,毕业后被任命为步校军事教官,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东方大学等校兼授军事课,同时他还担任共产国际军事部参谋,还担任过列宁学院军事主任教官,特别对防空指挥、战术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他曾是张自忠的勤务兵,却成为红军防空教员、防空司令,后来呢?

1933年,回国后的王智涛并没回老部队冯玉祥部,而是来到了代表着由中国先进力量组成的中央苏区,他被分配到红军学校担任军事主任教员,此后他还一度担任李德的翻译。

当时,国民党军的飞机常常飞到瑞金的上空投弹或者扫射,而红军却是连一支高射机枪也没有,更不要提什么防空部队了,直到1934年10月,才成立了由王智涛一个人的红军总司令部防空科,负责防空训练和指导防空作战。

“光杆司令”王智涛,为打破这“一穷二白”的局面,一是从红军各部队抽调人员组织防空训练班;二是把重机枪改造成高射机枪。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共12个排的战士学员回到原岗位后,都成为红军防空力量的骨干。

他曾是张自忠的勤务兵,却成为红军防空教员、防空司令,后来呢?

王智涛也从“光杆司令”变成了真正的红军中央纵队的设营司令和防空司令,在他的指挥下还成功地击落敌机6架,击伤敌机若干。

后来的王智涛,主要从事的军事教学工作。他先后担任红军大学军事教育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军事教育科长、训练部长、军整训司令部司令员、航空学校教育长、高级防空学校校长、军事科学院战术研究部副部长、副秘书长等职。期间,王智涛一度也去了战斗部队任职,他先后在八路军129师任训练科长、385旅参谋长、冀东军区14军分区副司令员、冀东军区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副参谋长,参加了热河保卫战和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夏季、秋季攻势等战役战斗。

他曾是张自忠的勤务兵,却成为红军防空教员、防空司令,后来呢?

1955年,王智涛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6月19日去世,享年93岁。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八路军团政委,用10分钟就敲掉了一个日伪据点,后来呢?

他在长征前就是团政委,抗战初还是团政委,抗战末仍是团政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