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1945年8月9日零时整(也就是美国向长崎投放第二枚原子弹的同一天),苏联百万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70万关东军发起了全线总进攻,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侵华日军的精锐部队关东军、摧毁了伪满洲国。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苏联进军东北,迅速改变了战争态势,我党根据这一急剧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朱总司令在1945年8月11日(也就是苏联出兵东北的第三天)向有关部队下达了进军东北的命令:

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

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

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

四、现在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然而,抢先进入东北的并不是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所部,而是冀热辽军区下面的三支部队,因为他们驻守的位置是最接近东北的位置,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接到进军东北命令的8月13日,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中央、朱总和聂总的指示,并组建东进部队,分东路、西路和中路三路向热河、辽宁、吉林等省进军。

一、东路,是由我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唐凯率领,共有4000余人,从冀东的抚宁地区出发,沿辽西走廊向锦州、沈阳方向进发。

8月16日,东路部队出发,一路上且战且行,8月30日出山海关,成为日本投降后的“出关第一军”,9月4日到达锦州,接管了锦州城及辽西地区。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曾克林(1913年-2007年),开国少将。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唐凯(1916年-1999年),开国少将。

二、西路,是由我冀热辽军区第十四军分区司令员舒行,政委李子光率领,共有2000余人,从兴隆、围场地区出发,向承德方向向东北进发。

8月18日,西路部队出发,沿兴隆、承德、滦平一路前进,与多伦南下的苏军会师,解放了围场、隆化等一大批县城。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舒行(1910年-2001年),开国少将。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李子光(1902年-1967年),热河、河北省副省长。

三、中路,我冀热辽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政委杨文汉率领,共有3000余人,从喜峰口出发,向热河的凌源、赤峰、朝阳方向进发。

8月17日,中路部队从喜峰口向平泉、凌源、赤峰进发,8月20日与苏军会师,解除了伪满武装,接管了八座县城。

日本投降后,抢先进入东北地区的我军部队是哪三支?

赵文进(1913年-1998年),开国少将。杨文汉(1908年-1997年),水利部司长。

在抢先出关进军东北的三支部队中,数东路军曾克林、唐凯率领的十六军分区部队发展得最快,他们到了锦州后,主力部队马不停蹄,9月5日进入沈阳,一周后就进入了抚顺、辽阳、本溪、鞍山等地。一个月后,部队也从4000余人,发展到了6万余人。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东北军将领,抗战时发动“九二二锄奸”,临终前率部起义

1943年,晋察冀第2军分区各团的团长都有谁?1955年授了啥军衔?

1943年,晋察冀第1军分区下辖各团的团长都有谁?后都授啥军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