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珅赈灾命手下将粥里掺上沙子,却得到百姓们的称赞,这是为何?

和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朝的著名贪官。他全名钮钴禄·和珅,他是满洲正红旗,他的爸爸是福建副都统常保,按理说他家本不缺钱,那为什么他后来这么痴迷敛财呢?这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当他9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也早在几年前因难产而死,父母双亡的他无依无靠,幸亏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位偏房护着他,他才免于被赶出家门。

和珅赈灾命手下将粥里掺上沙子,却得到百姓们的称赞,这是为何?

经历悲惨童年的他变得比之前懂事多了,他开始发愤图强,努力读书,成为人上人,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欺负。苦心人,天不负,乾隆三十八年,23岁的他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他管理布库非常出色,是布库库存量大增,使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后来仕途一帆风顺,连连晋升,终于出人头地,成为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但是随着权力的增长,他的欲望也在膨胀,他逐渐迷失自我,开始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积攒了大量的钱财。

和珅赈灾命手下将粥里掺上沙子,却得到百姓们的称赞,这是为何?

你以为当时的皇帝是吃素的吗?他难道就没有发现其中的猫腻?当然有,其实皇上很早就发现了他贪污钱财的丑事,但是因为他这个人能力比较强,在朝廷上能够对其他官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所以对皇帝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所以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进行干预。虽然他是一个贪婪无比的人,但是毕竟他从小经历过孤苦无依的生活,所以其实也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对很多事情都有很好的洞察力。

和珅赈灾命手下将粥里掺上沙子,却得到百姓们的称赞,这是为何?

这一年,清朝发生饥荒,农民们收成欠佳,都吃不上饭了,民不聊生,皇帝不可能不管不顾,他就立马派人手过去赈济灾民,开仓放粮,搭棚施粥,但是这个事非同小可,食物现在比黄金都金贵,所以得找一个靠谱的人去干这个事,所以他自然选择了和珅。和珅一看,又有油水可以捞了,自然满心欢喜的去了。但是当他真正去做的时候,却碰上了一个难题,就是灾民数量过于庞大,粮食不够分。他经历过饥肠辘辘的感觉,所以他很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滋味。

他命手下的人将煮过的粥里掺入很多沙子,没过一段时间,前来领粥的人就少了很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这些灾民中有些人并不是真正的饥饿,而是想贪小便宜。真正饿到极致的人是不会在乎粥里面有没有脏东西,而是吃饱最要紧。这样一来,省下来的粥又救了很多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其他官员看见了之后,都纷纷佩服他,此举真妙。

和珅赈灾命手下将粥里掺上沙子,却得到百姓们的称赞,这是为何?

他这个人能走到今天没有点过人之处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所谓的智慧和谋略用错了地方,倘若用在正道上一定会造福世人,流芳百世的,但是他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后来的结局也非常的惨。但是也是他应得的下场。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嘉庆帝宣布他的20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出白银八亿两,而乾隆年间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七千万两,他所藏匿的财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所以坊间还流传这样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实在是很讽刺的一句话了,他最终在家中用白绫自杀,享年49岁。

和珅赈灾命手下将粥里掺上沙子,却得到百姓们的称赞,这是为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