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旦为何叫作元旦,经历了哪些变化,各国过元旦都有哪些习俗?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一眨眼的功夫,2019年就过去了,2020年已经来临。从2020年1月1号晚上零点开始,大家就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霉运全走,好运来临。因为这1月1号跟其他日子的意义可是不太一样的,它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1月1号,也就是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它就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为何叫作元旦,经历了哪些变化,各国过元旦都有哪些习俗?

当然,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自然是跟这二字本身所代表的含义有关系的:元, 万物之初称为“元”,指开始,有第一的意思;旦,这是个象形文字,上面的“日”代表新日,下面的“一”代指地平线,这个字是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从这里可以看出,元旦的起源可能跟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这是一个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民间故事。传说在远古时代的时候,这尧天子是一位励精图治、为民谋福祉的好君主,他在位时勤政为民,为老百姓们做了不少好事儿。但是,由于尧自己的儿子当中没有一个有才能的,再加上当时的舜在民间很有威望,也是一个愿意造福百姓的好领导。

元旦为何叫作元旦,经历了哪些变化,各国过元旦都有哪些习俗?

所以,秉持着以民为主的原则,尧就把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了舜。当然舜本身也是一位好君主,而舜为了感念尧的识才之恩,他在位时继续发扬尧为国为民的精神,也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儿。后来人们就把舜祭拜天地和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其实,古代关于元旦时间到底为哪一日,并不是很固定。中国古代的元旦其实指的是阴历正月初一。夏朝的阴历以元月为正月,商朝的阴历以腊月为正月,周朝的阴历以十一月为正月,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又以十月为正月。然而,从西汉汉武帝开始,汉朝把阴历元月(一月)定为正月,把元月的初一称为元旦,而这个规定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为何叫作元旦,经历了哪些变化,各国过元旦都有哪些习俗?

到民国时期,又把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那时候还不叫元旦,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定下以阳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当然,全世界不是只有中国过元旦,只不过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不同,因此,各国过元旦的日期也有所不同罢了。

比如丹麦,就有着在元旦送碎片的习惯。大家会在元旦的前一天晚上,把平时收集起来的杯盘碎片悄悄送到亲朋好友的门前。因为如果谁家门前的碎片越多,就代表着这一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交好运,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碎碎平安。而法国人的方式,就很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了。因为法国人会在元旦来临之前,喝光家里的余酒,在法国人看来,只有把家里的余酒喝完,才会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

元旦为何叫作元旦,经历了哪些变化,各国过元旦都有哪些习俗?

当然,在中国,大家对元旦并不像对正月初一那么重视,所以很多情况下只是沿袭了部分的新年庆祝方式:比如说敬鬼神、祭拜先人等等。而最重要的是和亲朋好友相聚。毕竟元旦属于法定节假日,大家在这一天都是有假期的。不过,不管元旦的起源和各地习俗到底有何不同,大家对这一天的期望都是相同的。因为谁不想在新年过上更好的日子呢?所以,元旦对大家来说,更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