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后赵的江山是石勒从前赵刘曜的手上抢来的。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石勒是匈奴羌渠部落的后裔,当时正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逃荒中的石勒一度还被人卖到山东一个叫师欢的人家为奴,幸好这师欢见他相貌奇异,便另眼相看,免去了他的奴隶身份。

这石勒,人不仅长得健壮,还特别有胆量,平日里喜欢舞刀弄枪,像他这种人又处在动荡的年代,从军是他最好的出路,所以他经过没几年的拚杀。就成了辅汉将军、平晋王,为前赵的建立立了汗马功劳。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前赵这个朝代也是动荡不堪的,石勒为平定内乱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刘曜当皇帝后就封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并前十三郡,进爵赵公(《晋书》)等职务。

然而,这时候的石勒已成了气候,前赵皇帝刘曜开始对石勒有所猜忌,还杀了石勒的亲信王脩,于是两人便结下了仇怨,并且常相攻伐。经过十年的争战,到公元329年,刘曜便丢了江山和性命,皇帝也归了石勒。

石勒在与刘曜的争战期间,他的侄子石虎是出了大力的。他随石勒征战四方,开疆拓土,颇有功勋,是后赵的开国元勋。所以,在石勒称帝后,石虎就被任命为太尉兼尚书令并册封中山王。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据史料记载,石虎作战勇武,但为人非常残暴,他就信他叔叔石勒一人,其他人一律看不上眼,谁与他作对,他就弄谁,包括对皇太子石弘。

当时朝中的一个叫程遐的宰相,他还是国舅爷、皇太子石弘的亲舅,他们两人不和。有一次石虎竟暗地里派兵假装强盗到国舅爷的家里,除了程遐暴打一顿外,还当着面对他家妻女一通凌辱,并抢动了他家的金银财宝,扬长而去。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底线的人,程遐当然要对石勒面前检举他了。

于是,程遐就对石勒进言:“中山王勇武权智,群臣莫有及者。观其志也,自陛下之外,视之蔑如。兼荷专征岁久,威振外内,性又不仁,残忍无赖。其诸子并长,皆预兵权。陛下在,自当无他,恐其怏怏不可辅少主也。宜早除之,以便大计。”(《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意思是说,石虎勇武机智,善于权变,除陛下之外,他都蔑视不敬。加上他承担征伐任务历年已久,威震内外,性格本不仁义,残忍无赖。他的几个儿子都已成人,都参与了兵权。陛下健在,他自然没有二心,就是怕他日后对皇太子不利。现在应该早日清除他,以便实现大业。

然而,石勒却对他说:现在国家还没有平稳,应当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辅相。再说石虎为我打江山出过大力,应当重用。石勒还说,你是不是怕以后辅助幼主时,自己不能独擅国舅的权力吧,放心,我也会任命你为顾命大臣。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还有一位叫徐光的大臣也向石勒建议:“近于东宫曲宴,有轻皇太子之色。陛下隐忍容之,臣恐陛下万年之后,宗庙必生荆刺,此心腹之重疾也,惟陛下图之。”

然而,石勒始终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除掉石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石虎毕竟是他的亲人,必须信任。二是程遐等人是汉人,虽是重臣,终究是两张皮。

但石虎却没有这么想,他管你是不是亲人,谁拦在他面前就是除掉谁,当然除了石勒。

公元333年,石勒去世,石弘继位后,朝政就由石虎把持。第二年,石虎就发动政变,把堂兄弟石弘赶下台,自称天王,在将石勒子孙诛杀殆尽的同时,也顺便处理了程遐和另一个屡次进言削他权柄的重臣徐光。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对于这样一个暴君,身后也不会有好下场。石虎去世后的第二年,后赵就被冉闵消灭,他的尸体也被前燕皇帝慕容儁令人从墓地里挖出鞭尸后抛入漳河之中。

更多详情文章:

这位北周皇帝,同时册立了5位皇后,她们的结局各是如何?

桓玄篡位后,一坐上龙床,床就塌了,而他说的一席话却让桓玄乐了

继续阅读